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
第四軍醫大學藥學系藥理學教研室組建于1954年。1978年國家學位委員會批準為碩士授權點,1986年批準為博士學位授權學科,現為陜西省高等學校重點學科、國家計委211工程重點建設學科、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中藥藥理三級實驗室、陜西省創新制劑工程中心、國家中醫藥管理局胃腸中藥藥理研究室。承擔全校不同專業的基礎藥理學、臨床藥理學教學任務。
一、學術隊伍結構合理實力較強
本學科現有在編人員22人,15人具有博士學位(占教師人數的68.2%),教授4人,副教授5人,講師8人。現有博士研究生導師3名,碩士研究生導師2人。在編人員中45-57歲3人(13.6%),35-44歲7人(31.8%),25-34歲12人(54.5%)。
二、科研工作方向明確成績顯著
本學科已形成以下穩定的研究方向,近5年來,在國外雜志發表SCI研究論文40余篇;獲陜西省科技進步獎一等獎1項,二等獎1項;2008-2009年獲得國家重大新藥創制品種藥物課題7項,單科室獲得重大新藥創制項目數在國內名列前茅;獲得國家863課題3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17項,省部級基金15項,累計研究經費3745萬元。本學科點的主要研究方向有:
(1)分子藥理學
首次發現支配心臟的交感神經末梢突觸前膜存在突觸前抑制性受體-組胺H3受體,激動該受體后能夠抑制交感神經末梢釋放去甲腎上腺素,該受體通過與Gi蛋白相偶聯實現其抑制效應,并證實組胺與去甲腎上腺素共存于交感神經元內,屬交感神經遞質,上述研究結果在多篇國外專業雜志發表,相繼被國外研究室得以證實并引用。基于上述發現,第一次提出突觸前組胺H3受體參與調控心臟功能的新觀點,提出組胺H3受體負反饋調控交感神經傳遞路徑的假說,這一觀點目前已被學術界接受。
針對目前感染中最常見,耐藥性發生率和耐藥強度最高的致病菌——耐甲氧西林金黃色葡萄球菌(MRSA)為攻擊目標,利用MRSA基因組學信息,從阻斷調控MRSA耐藥基因表達的信號通路入手,篩選和發現了數個選擇性阻斷細菌耐藥基因表達,逆轉MRSA耐藥的反義藥物。發現rhBMP-2m能促進輻射引起的造血損傷修復。
發現腹主動脈結扎在引起氧自由基生成、心肌肥厚發生的同時,非特異性陽離子通道激活,電壓依賴性鈣通道抑制,心肌細胞內鈣離子釋放,從而誘發和加重心律失常;心臟嘌呤嘧啶P2X4受體具有正性肌力作用,對心肌糖轉運具有重要調節作用,提示該受體可能對心肌細胞收縮活動具有重要作用。心臟5-羥色胺受體在心肌肥厚的發生中發揮重要作用;二氫吡啶類鈣拮抗劑對肺動脈高壓有防治作用。
(2)中藥藥理學
先后建立了當歸多糖及大黃多糖的分離純化、理化性質測定、結構分析等相關研究方法,對當歸多糖進行了硫酸化與載藥修飾,并對當歸多糖及大黃多糖的組分-藥效關系進行了深入的研究,發現當歸多糖具有抗輻射、抗損傷作用、雙向免疫調節作用;大黃多糖對潰瘍性結腸炎具有治療作用,提出了多糖活性研究的組分-效應觀點。以植物多糖為載體設計合成了結腸靶向前體藥物,篩選出結腸炎、結腸癌治療目標化合物。發現續斷皂苷及染料木黃酮衍生物具有抗骨丟失及骨質疏松作用。在PlantaMedica等雜志發表論著40余篇。
(3)神經藥理學
研究工作從正常生理和病理狀態兩方面入手,對學習與記憶的神經生理學分子基礎和影響學習記憶的病理學機制進行了探討。首次發現前扣帶回參與恐懼記憶形成,并發現阻斷谷氨酸NMDANR2B受體可抑制恐懼記憶形成。研究成果補充和深化了恐懼記憶的形成機制,并為今后開發防治惡性記憶的藥物提供了新的受體靶點。另外,在中樞疾病研究方面,發現脆性X綜合癥動物大腦額頁皮層突觸可塑性明顯降低,依賴注意力的記憶能力低下,首次從突觸水平揭示脆性X綜合癥病人注意力降低的分子機制。在中樞痛覺調制機制研究中,發現前扣帶回皮層在外周慢性疼痛時活動顯著增強,為開發新的治療慢性疼痛的藥物提供了理論依據。系列研究在Neuron,JNeurosci上報道,深化了中樞對慢性疼痛的調節作用,以及病理狀態下學習和記憶活動發生異常的分子機制。
三、人才培養初具規模質量較高
本學科至1987年9月至2008年12月,共招收博士研究生38名,已有31人獲得博士學位,14人在國內外各自領域已成為學科帶頭人。近5年,博士生在國外雜志發表SCI收錄論文27篇;2人獲得中國藥理學會-法國Sevier優秀青年藥理學工作者獎,2人獲得中國藥理學會青年藥理學工作者獎,12人獲得中國藥學會與中國藥理學會青年優秀論文獎。
四、工作條件設施完善儀器先進
本學科建立了動物實驗室、生化藥理室、神經藥理室、分子藥理室、細胞培養室、儀器分析室和藥代動力學實驗室等7個專業實驗室,面積700平方米。擁有儀器設備價值近900萬元,其中10萬元以上儀器設備20臺,包括膜片鉗系統、熒光顯微鏡、溫高速離心機、全自動血細胞計數儀、全自動生化分析儀、高效液相色譜儀、冷凍干燥機、毛細管電泳儀、液質聯用儀等。可滿足教學與科研需要,并可為校內外新藥研究提供相關服務,包括臨床前藥效學、藥代學、部分毒理學等方面的研究。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
了解考研最新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