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
腫瘤學專業簡介
惡性腫瘤在全球范圍內已成為人類的主要殺手。近年來對惡性腫瘤的研究進展迅速,包括腫瘤的病因學、遺傳基因、分子流行病學,以及臨床方面對傳統手術、放射治療、化學治療方法的改進。但是在惡性腫瘤的預防、診斷和治療方面,還未出現革命性的進步,所以對惡性腫瘤的研究是極具挑戰性和艱巨性的,同時又是存在巨大的發展空間和成功機遇。
溫州醫科大學腫瘤學專業成立于二十世紀六十年代,是浙江地區較早的臨床腫瘤學科,腫瘤學碩士點建立于2001年,擁有一批教學經驗豐富、臨床及科研技術扎實的著名專家:腫瘤外科治療學專家張筱驊、郭貴龍教授等;腫瘤放射治療學專家謝聰穎、鄒長林教授等;腫瘤介入治療學專家虞希祥教授等。現有教授6人,副教授14人。博士生導師2人,碩士生導師15人,已經培養腫瘤學碩士研究生40余名。
曾獲國家級科研獎1項,省部級獎8項,獲其他科研獎共4項,科研成果被采用共2項。目前承擔中國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浙江省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等重大科研項目共20余項,其中張筱驊教授所承擔的《甲狀腺癌基因組學研究》課題獲國家“863計劃”專題資助。1998年至今發表國內外論文共150余篇,出版學術專著共1部。在腫瘤相關分子生物學研究及腫瘤外科學進展研究方面,本專業在浙江省內處于一定的領先地位,并且近年來受省衛生廳優秀青年基金資助,在相關國際性雜志上有50余篇文章發表。
專業研究生培養分外科腫瘤學、放射腫瘤學和介入腫瘤學三個大方向:外科腫瘤學方向著重于大腸惡性腫瘤、乳腺癌和甲狀腺癌等外科治療學相關的臨床與基礎研究;放射腫瘤學方向著重于放射增敏機理的臨床基礎研究與腫瘤綜合治療的臨床研究,擅長肺癌,食管癌,胃癌和膀胱癌的綜合治療和鼻咽喉癌的強調放療;介入腫瘤學方向著重于肺癌、肝癌、胃癌、食道癌的介入治療。
主要研究方向:
方向一:腫瘤外科治療學(帶頭人:張筱驊、郭貴龍主任醫師);
方向二:腫瘤放射治療學(帶頭人:謝聰穎、鄒長林主任醫師);
方向三:腫瘤介入治療學(帶頭人:虞希祥主任醫師)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考研信息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
了解考研最新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