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
中國人民大學環境學院自然資源管理(1203Z1)專業介紹:
自然資源管理專業以公共管理學、經濟學、社會學為核心理論基礎,以自然資源科學和工程、地理學、生態學、環境科學和工程等基礎理論為支撐,緊密聯系當前國內和國際資源環境問題,開展資源環境管理理論和實踐應用研究。是國內最早研究從事區域資源環境可持續發展和規劃,以及自然資源和環境政策與管理研究的碩士專業。2013年開始招收博士研究生。
本專業致力于為國家、地方各級政府部門以及管理機構、高等院校、科研機構以及企事業等單位培養掌握扎實的環境和自然資源管理理論、手段和方法,能從事相互機和關自然資源的評價、規劃、開發利用、保護和管理等方面的具有高專業素養和強實踐能力的資源環境管理高級專業人才和學術,培養資源環境管理領域學術研究、政府部門與產業部門的領導者和骨干。
主要研究領域包括:環境和自然資源政策分析;循環經濟理論與實踐;產業節能與污染控制管理;環境資源綜合規劃和發展戰略;環境風險評估與管理;區域生態規劃;生態旅游相關理論與實踐;水資源管理;典型自然資源的保護與管理(水資源、自然保護區、草原、生物多樣性、森林、濕地等)。
主要研究方向包括:(1)循環經濟理論與政策體系;(2)水資源管理;(3)產業環境(節能減排)政策與管理;(4)區域資源環境規劃與評價;(4)生態旅游理論與實踐;(5)自然資源保護與管理;(6)環境與貿易。
自然資源管理博士點設置自然資源管理理論方法與制度、水資源管理、自然保護區和生態資源管理、區域資源環境與經濟社會發展綜合規劃四個研究方向。
本專業現有博士生導師2人,碩士生導師5人,其中本院教授2人,副教授2人,講師2人。同時,還聘請了來自國外知名大學學者擔任講座教授,對研究生進行聯合培養。
沈大軍(教授、博士生導師、碩士生導師)
孟秀祥(教授、博士生導師)
靳敏(副教授、碩士生導師)
劉子剛(副教授、碩士生導師)
蘇明明(講師、碩士生導師)
馮琳(講師、碩士生導師)
講座教授:
Arthur Mol(荷蘭瓦赫寧根大學副校長、教授,中國人民大學講座教授)
Geoffery Wall(加拿大滑鐵盧大學教授,中國人民大學講座教授)
本專業已與加拿大滑鐵盧大學環境學院簽署1+1+1雙碩士學位培養國際合作項目。此外,還與美國俄勒岡州立大學、荷蘭瓦赫林根大學、日本京都大學、瑞典林雪平大學等多所院基本達成在籍碩士研究生的交流和合作培養協議。本專業的導師先后承擔了歐盟、亞洲開發銀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教育部、國家發展與改革委員會、環境保護部、水利部、商務部WTO司、工業和信息化部節能推進委員會、國家標準化研究院資源與環境研究分院以及國內多個地方政府資助的多項與循環經濟發展與規劃、產業節能、水資源綜合利用、與產品相關的環境要求及其貿易影響、區域公共服務均等化、產品環境要求與標準制定、生態旅游等全方位多領域的研究項目。
本專業要求學生具備扎實的環境和自然資源經濟學和管理學專業基礎知識,了解本專業的國內外發展動態及相關政策法規,熟練掌握環境和自然資源管理的分析工具和一門外語,具備獨立調查研究和分析、解決環境和自然資源管理領域實際問題的能力。將在環境政策與資源環境管理基礎理論、研究方法和分析工具、資源與環境領域專門知識、實際科研能力等方面受到嚴格訓練。
專業主要開設課程:自然資源管理學、環境與資源經濟學、資源環境規劃理論與方法、區域環境與自然資源開發和管理、環境與自然資源政策分析、自然資源產權制度分析、環境影響評價案例、社會變遷與人類資源環境問題、環境與能源、產業環境管理等。
研究生畢業適合在政府綜合資源和環境管理部門及產業管理部門、社會團體、高等院校、科研單位和企業從事有關自然資源開發利用和保護方面的科研、教學和管理工作。另外,部分金融機構的相關部門也成為近年來畢業生的新去向。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考研信息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
了解考研最新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