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
010現代郵政學院
現代郵政學院和現代郵政研究院成立于2016年,由江蘇省人民政府和國家郵政局聯合發文共建,旨在搶抓國家“互聯網+”行動計劃和“一帶一路”戰略機遇,發揮學科優勢,圍繞建設普惠郵政、智慧郵政、安全郵政、誠信郵政和綠色郵政的發展戰略,探索行業人才培養的嶄新模式,努力培養經濟轉型升級亟需的郵政行業人才,并積極推動與科研機構以及與郵政、快遞企業開展深度合作,實現資源共享,加強科技創新,為郵政業的發展提供智力支持和技術支撐。現代郵政學院現有“電子信息”、“物流工程與管理”和“交通運輸”3個專業碩士學位點。現代郵政研究院下設郵政大數據分析與應用、郵政網絡運行與優化、“互聯網+”物流、郵政管理與金融等多個研究所。
學院擁有一支結構合理、業務精良、朝氣蓬勃、奮發向上的師資隊伍。目前,專任教師50人,100%具有博士學位,其中擁有江蘇省“333工程”高層次人才培養對象、江蘇省“六大人才”高峰高層次人才培養對象、江蘇省“青藍工程”學術帶頭人、交通運輸部交通運輸青年科技英才等10余人。學院教師近年來先后承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國家發改委信息安全專項、省部級科研項目、產學研合作項目等100余項,授權國家發明專利90余項,在學術刊物上公開發表高質量學術論文300余篇,先后獲省部級科技獎10余項。
學院將以師資隊伍建設為基礎,學科梯隊建設為核心,深化教育改革,大力促進專業建設,把學科建設與科學研究、本科教育、研究生教育緊密結合起來,將學院建設成為我國郵政行業的科技研究基地和現代化人才培養基地。
(一)085400電子信息(大數據區塊鏈技術)
1、大數據挖掘與分析技術,該方向主要研究物流大數據的存儲、挖掘、分析及其智能應用技術。包括用于物流大數據存儲的分布式存儲、列存儲、圖存儲、云存儲及相關的壓縮、索引及優化技術;用于物流大數據分析的人工智能、機器學習、數據挖掘、運籌學、專家系統及云計算等智能處理技術;用于物流車輛調度、路徑優化、智能分揀等應用的物聯網體系架構及關鍵技術等。
2、大數據安全技術,該方向主要研究物流大數據的隱私信息與安全保護技術。包括混合數據源的可編程、可重構、模塊化數據加密算法;基于區塊鏈與人工智能的物流大數據隱私保護技術;基于角色挖掘和風險自適應的郵政數據訪問控制方案;面向云平臺的物流大數據網絡入侵檢測技術;基于時空序列模型的郵政數據異常檢測方法等。
3、區塊鏈技術及應用,該方向主要研究區塊鏈技術及其在物流領域中的應用。包括區塊鏈交易流程、區塊鏈網絡、共識機制、區塊鏈數據、智能合約、隱私保護等技術;區塊鏈技術在物流運輸、物流金融以及物流平臺中的應用等。
(二)125604物流工程與管理
1、物流信息系統,該方向主要研究包括物聯網、大數據、區塊鏈、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術及其在物流領域的應用,包括物聯網的體系結構、協議的分析與實現,物流信息網絡的結構與模型,基于物聯網的物流信息網絡及安全相關技術與應用,物流大數據技術及其智能應用等,各種物流信息系統的設計、開發和部署,以實現高效的物流服務。
2、物流管理,該方向主要研究物流運作管理相關技術,包括倉儲與物流設施規劃,物流基礎設施網絡的規劃理論和方法,物流組織網絡的運作模式與創新機制,物流子網絡間銜接機理和服務協調的均衡方法,物流服務資源配置的網絡化整合方法,物流網絡的績效評價體系,物流系統模擬與仿真,物流信息系統規劃與合理性評價等,以實現優質的物流服務。
3、供應鏈物流,該方向主要研究包括供應鏈風險管理、供應鏈協調、服務供應鏈等,以及冷鏈物流、食品物流、應急物流以及危險品物流等特殊物流運作模式及管理等,智能物流與供應鏈管理、數字化供應鏈運營、供應鏈需求與客戶管理等,以實現全面的供應鏈物流服務。
(三)086100交通運輸
1、交通信息與控制,該方向主要研究新一代信息技術以及控制理論技術在交通領域的應用。包括綜合交通信息采集、處理及協同服務技術、智能交通管理與控制技術、交通信號的控制與協同技術、智能物流運輸車輛控制技術、城市公交交通以及軌道交通的管理與控制技術等。
2、郵政工程與管理,該方向主要研究郵政物流車輛調度、路徑規劃與智能化分析方法。包括基于郵政、物流調度建模與分析方法、城市多模式運輸網絡的設計與優化方法、多式聯運網絡設計與優化方法、智能AGV小車的調度與路徑優化、面向應急調度的車輛路徑智能規劃、車路協同背景下的車輛調度與路徑優化等。
3、智能交通系統,該方向主要研究智能網聯技術應用背景下的交通系統協同、誘導、預測與控制技術。包括車聯網與車路協同技術、自動駕駛汽車技術、智能網聯交通誘導與協同技術、智能網聯交通狀態預測技術、智能網聯交通安全技術、智能網聯交通背景下的出行特征識別技術等。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
了解考研最新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