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
005自動化學院、人工智能學院
自動化學院、人工智能學院是南京郵電大學主干工科學院,是國家“世界一流學科”“電子信息科學與工程學科群”方向之一“智能系統與復雜網絡”的建設學院,具有良好的教學、科研支撐條件。學院擁有“控制科學與工程”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控制科學與工程”、“儀器科學與技術”和“電氣工程”3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電子信息”和“電氣工程”2個專業碩士學位授權點。控制科學與工程學科入選為江蘇省“十四五”重點學科。
學院師資力量雄厚,現有教職工128人,專任教師中98.02%以上具有博士學位,其中博士生導師17人,碩士生導師88人,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1人,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1人,江蘇省特聘教授1人,江蘇省杰青1人,江蘇省333工程5人,江蘇省“青藍工程”中青年學術帶頭人3人,江蘇省“六大人才高峰”人才10人,形成了一支結構合理、治學嚴謹的學術梯隊。
近年來,學院教師出版專著和各種教材10余本,發表高水平論文五百余篇,每年被國際三大檢索系統收錄近百篇。學院目前主要研究領域包括先進控制技術,模式識別與計算機視覺、先進傳感及智能測試系統、新能源發電與智能電網技術等,承擔了包括國家、省自然科學基金和其它各類縱橫向項目,科研經費較為充足。
學院教師及研究生每年參加國際及國內學術交流活動數十次人次。學院和美國、澳大利亞、香港等國家和地區的著名高校和科研機構以及國內多家大型企業建立了良好的學術和科研合作關系。學院畢業生已有多人入選包括“中組部青年千人計劃”等各類人才工程。畢業生遍布信息、電力、工業制造等行業和部門,深受社會各界廣泛好評。
(一)080400儀器科學與技術
1、機器人信息感知與人機交互,該方向以康復機器人、移動服務機器人為研究對象,融合機器人視覺、機器人學習及智能控制等技術,主要研究:(1)移動機器人環境認知與交互;(2)康復機器人自然交互與柔順控制;(3)靈巧手智能抓取控制。
2、設備與結構健康監測,該方向面向風電、智能制造等領域,針對系統及結構的故障監測與檢測問題,采用先進傳感技術與診斷理論,主要研究:(1)故障/缺陷監檢測機理;(2)先進設備與結構信息感知技術;(3)設備與結構健康監檢測系統技術。
3、智能檢測與智能裝備,該方向以傳感器與智能感知技術、人工智能技術、嵌入式計算機技術、通信與網絡技術等為基礎,主要研究:(1)智能感知技術與智能終端;(2)人工智能技術與應用;(3)網絡化測控技術與系統。
(二)080800 電氣工程
1、智能電網信息技術,該方向主要研究智能電網領域的信息通信與信息安全技術及安全防御策略的設計,研究智能電網不同系統及架構之間的聯系,為有源配電網安全可靠運行提供理論和技術支撐。主要研究內容:(1)面向有源配電網的電網信息安全智能防護技術;(2)智能電網信息采集及決策分析關鍵技術研究;(3)智能電網信息分析優化與管理;(4)智能電網優化控制與人工智能在智能電網中的應用等。
2、電力系統規劃、運行與控制,該方向基于電網絡理論、自動控制原理、人工智能等先進理論與技術,研究“雙碳”目標下新型電力系統的運行與控制。主要研究內容:(1)新能源并網發電與控制;(2)新型電力系統分析與運行;(3)有源配電網智能控制;(4)電力市場理論與技術;(5)人工智能在電力系統中的關鍵技術。
3、現代電機驅動控制, 該方向主要研究開關磁阻電機、無軸承電機、磁懸浮電機、無刷直流電機等各類特種電機的驅動與控制的相關理論和技術,主要研究內容:(1)電動車驅動電機及控制;(2)高速電機的驅動與控制;(3)磁懸浮系統驅動與控制;(4)風力發電、飛輪儲能系統設計與控制。
4、電工理論與新技術,該方向研究電工理論新技術的開發與應用、電磁能量和電磁信息的處理,以電
能技術控制與利用為目的,與其它學科交叉、融合,發展形成多種新技術。主要研究內容:(1)強磁場和磁懸浮技術;(2)脈沖功率技術;(3)新型電源技術;(4)無線供電與信息協同傳輸技術。
5、功率電子變換技術,該方向主要研究電氣工程領域中利用先進電力電子器件,實現電能高效可靠變換和控制的技術。主要研究內容:(1)高功率密度開關電源技術;(2)新能源發電變流器技術;(3)電動汽車充電與電機驅動控制技術;(4)無線電能傳輸技術;(5)不間斷電源供電技術等。
(三)081100控制科學與工程
1、控制理論與控制工程,該方向研究通信系統與網絡中的控制、管理和優化理論,研究建立系統模型的理論與方法以及判斷系統運行狀態和異常情況,以及機器人運動控制、智能控制等相關理論與技術的研究。主要研究內容:(1)網絡化控制理論和技術;(2)復雜網絡模型、動態、控制、管理與優化;(3)單機器人系統的建模、控制理論技術研究,多機器人系統的協調操作與控制;(4)機器人系統智能控制理論與技術;(5)基于系統辨識理論的復雜系統故障診斷以及自適應控制。
2、檢測技術與自動化裝置,該方向研究計算機監測控制系統的工程設計方法,先進功率變換網絡拓撲結構、統一調制理論、方法與技術,以及面向復雜系統的系統分析、優化設計、智能控制和綜合管理。主要研究內容:(1)無線傳感網絡在工業監控系統應用中的關鍵技術;(2)計算機監測控制系統的軟件體系及過程可視化技術、工業現場監控設備研發;(3)先進功率變換網絡拓撲結構、統一調制理論、方法與技術;(4)網絡傳播的復雜適應性系統理論。
3、模式識別與智能系統,該方向以各種傳感器為信息源,以數學與計算機為主要工具,在對各種信息進行處理、分類、理解的基礎上,研究構造具有某些智能特性系統的方法與實現,以提高系統性能。主要研究內容:(1)計算機視覺理論與應用研究;(2)圖像處理與模式識別理論與應用研究;(3)以深度學習、強化學習為代表的機器學習理論與應用研究;(4)以智能機器人為代表的人工智能理論與應用研究。
(四)085400電子信息(控制與儀器技術)(全日制、非全日制)
1、網絡化系統與優化控制,該方向研究以智能電網為代表的網絡化系統的分析與控制問題,開展多時空尺度協同優化與網絡化控制的相關研究工作,致力于解決智能電網“源-網-荷-儲”互動運行所涉及的優化調度、協調控制等難題。
2、混沌系統與復雜網絡控制,該方向以混沌系統與復雜網絡為研究對象,致力于混沌系統同步與控制、基于大數據的網絡建模、含時空信息的網絡動力學、復雜網絡可控性及控制方法、系統辨識與故障診斷等方面的研究,并將理論成果應用于保密通信及實際工程系統。
3、機器人信息感知與人機交互,該方向以康復機器人、移動服務機器人等為研究對象,融合機器人視覺、機器人學習及智能控制等技術,主要研究:(1)移動機器人環境認知與交互;(2)康復機器人自然交互與柔順控制;(3)靈巧手智能抓取控制。
4、模式識別與智能信息處理,該方向主要研究數據挖掘、圖像與視頻信息的分析與處理,包括:(1)海量視頻信息的分析與檢索;(2)復雜背景下的多目標跟蹤;(3)異常監控視頻事件檢測;(4)生物特征圖像或者特征信號的識別;(5)數據挖掘中的現代智能技術。
5、智能檢測與智能裝備,該方向以傳感器與智能感知技術、人工智能技術、嵌入式計算機技術、通信與網絡技術等為基礎,主要研究:(1)智能感知技術與智能終端;(2)人工智能技術與應用;(3)網絡化測控技術與系統。
(五)085801電氣工程(全日制、非全日制)
1、智能電網信息技術方向主要研究智能電網領域的信息通信與信息安全技術,研究智能電網不同結構與組件之間的聯系,為電網操作提供可靠的樞紐平臺。主要研究內容:(1)電網信息安全技術;(2)統一信息平臺研究;(3)智能電網信息分析優化與管理;(4)智能電網優化控制與人工智能等。
2、電工與電能新技術方向以新理論、新原理、新技術及新工藝在電工領域里的應用為核心。主要研究內容:(1)新能源與新型發電技術;(2)電氣化交通;(3)超導電工技術;(4)電力系統電磁兼容。
3、電力系統自動化技術方向主要研究電力系統自動化裝置以及保證電網安全運行中的監測與控制技術。主要研究內容:(1)電力系統分析與控制;(2)配電網自動化;(3)用戶需求側管理;(4)智能保護與變電站綜合自動化。
4、電力電子與電力傳動方向主要研究新型電力電子器件、電能的變換與控制、功率源、電力傳動及其自動化等理論技術和應用。http://baike.baidu.com/view/19220.htm主要研究內容:(1)高頻開關電源技術;(2)電力電子技術在電力系統中的應用;(3)不間斷電源設備(UPS);(4)電動汽車的驅動與控制系統;(5)太陽能、風能等各種再生能源的開發利用。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
了解考研最新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