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
2022年擬招生專業介紹——音樂(音樂教育)代碼:135101
1.培養目標
音樂領域藝術碩士專業學位教育,旨在培養具有良好職業道德、具有系統專業知識、高水平技能和一定藝術造詣的高層次應用型音樂專門人才,為音樂藝術事業的繁榮發展提供優秀的音樂創作者、表演者、教育者和管理組織、產業人才。
音樂教育方向藝術碩士專業學位教育,主要培養一專多能的音樂教育人才,具體為三方面:①能勝任小學、初中、高中普通音樂課教學及藝術社團組織指導和校園文化建設等工作;②能勝任中等、高等職業技術和高等學校音樂課教學和藝術社團組織指導和校園文化建設等工作;③能勝任提升社會公民藝術素養、各類社會美育工作。
學術導師帶領研究生參與學術討論
導師們參加全國音樂教育專業建設論壇
2.行業優勢
(1)學科資源優勢
音樂領域藝術碩士,作為我校首批藝術碩士招生專業之一,成為開展本科與碩士研究生多層次培養的學科,有良好的本碩兼具的教育體系,有著較豐富的辦學經驗和強有力的師資隊伍,有設備先進、設施完善的音樂教學實踐中心,有多家合作單位供研究生進行專業技能提升、教育教學實踐等方面的鍛煉,是廣大本科生及同等學力的考生良好的專業深造平臺。
音樂專業基礎設施
(2)培養資源優勢
專業自招生以來,全程圍繞專業實踐配備各種培養資源。與國內外各大音樂藝術院校、音樂藝術院團等合作,聘請知名歌唱家、演奏家、教育行業專家等進行專業實踐指導;帶領研究生進入北京市多所高水平中小學進行教學實踐活動,將學習的理論在實際課堂中以參與者、助教或講授者的身份進行實踐。通過這種教學模式,讓學生們把學校的課堂與教學實際進行有效的連接,同時也在實踐中與用人單位建立初期合作關系,為未來的就業創造更多機遇與機會。
研究生指導學生參加比賽研究生專業實踐一對一教學
3.培養特色
(1)以“三導師”聯合培養,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本專業采用學術導師、行業導師、學業導師“三導師”聯合培養的模式,從課程學業、學術論文、實習實踐、身心健康、就業擇業等多方面關心并指導,旨在促進學生在專業知識理論體系、專業技能體系、研究生學業成長體系中全面進步和提升。
嚴謹的導師團隊
(2)以“三提升”為落腳點,安排學生實習實踐。
從專業技能提升、教育教學能力提升以及創新研究能力提升為落腳點,進行學生的實踐安排。多年持續組織學生專業采風、觀摩和參加各類音樂賽事以及文藝演出。實施“大手拉小手,你我共成長”項目,安排研究生以助教身份進入本科課堂,真實接觸課堂并與專業任課老師共同輔導本科學生。參與北京市小學生課后一小時、社會藝術活動組織、兒童藝術教育等項目實習。多次組織“校園音樂會”活動,并與中國音樂學院、中央音樂學院等北京地區高校進行專業交流活動。
16級研究生畢業專業技能考核
4.國內外合作與交流
與中國音樂學院、中央音樂學院、中央民族樂團、中國愛樂樂團、中華全國總工會文工團、鐵路文工團等專業院校、院團、文化公司和藝術機構長期合作,進行專業交流和業務學習培訓等。不定期邀請國內外知名音樂教育專家、歌唱家、演奏家等來校開展藝術講座與交流。聯合表演學部多專業的行業合作項目,為音樂教育研究生開闊眼界、拓展思維、創造合力,提供多學科多平臺發展的機會。
邀請美國大都會歌劇院歌唱家做專場講座
5.培養成果
隨著全民音樂藝術教育的普及,音樂教育教學師資短缺現象嚴重,全國各地中小學、中等、高等教育都有明顯的需求,音樂教育專業人才急需培養和輸出。我校地處首都北京,有良好的音樂教育資源,相信學生們通過研究生學習,提升專業技術和教育教學理論素養,都將有良好的就業平臺施展才華。
現今已培養7名音樂教育研究生,畢業后均在全國各地音樂教育崗位上發揮力量。其中優秀畢業生饒峰已被中國音樂學院錄取攻讀博士研究生,優秀畢業生石曉晨、李慧媛分別在中國音樂學院、北京小學就業。
音樂教育研究生風采
6.就業前景
畢業生可在藝術院校、中小學或藝術培訓機構擔任教師或從事教學管理工作,在文藝演出團體和文化公司擔任演員或文化管理工作者,在各大行政機關單位從事文藝宣傳與組織工作,在電臺、電視臺、報社、影視劇組、舞臺﹑劇場、網站等媒體、對外宣傳機構從事音樂傳播、音樂編輯、音樂策劃與制作、音樂配音等工作。
*最終的招生專業和人數等確認信息請以“中國研究生招生信息網”公布的為準。
圖文詳情https://www.bcu.edu.cn/hwdx/info/1242/1342.htm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
了解考研最新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