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
專業名稱:機械 專業代碼:0855
福建工程學院是福建省重點建設高校、福建省一流學科建設高校,2013年經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批準為碩士學位授權單位,2018年被批準為福建省2018-2020年博士學位授予培育單位。2014年工程碩士(機械工程)專業學位授權獲批,授權點所屬機械工程學科2017年獲批福建省應用型建設學科。2019年經國務院學位委員會調整為機械(專業代碼:0855)。本學位點形成了“機械制造及其自動化”、“機械電子工程”、“機械設計及理論”、“車輛工程”四個研究方向。在上述四個研究方向取得了一批國內外有影響的成果和專利,近五年,獲得福建省科學技術進步獎一等獎1項,二等獎1項;省教學成果獎二等獎1項,618海峽兩岸職工創新成果展金獎1項,省級優秀論文2等獎3項,3等獎6項。申請專利81項,其中已獲發明專利獲授權10項,實用新型專利獲授權 68 項;發表學術論文243篇,其中SCI、EI、ISTP收錄49篇。近五年,承擔各類項目127項,其中承擔國家863項目2項、國家科技支撐計劃1項、福建省重大專項專題課題4項、福建省重點課題8項、省自然科學基金5項,其它縱向項目42項,橫向課題12項,校內課題53項,獲得各類科研經費4100余萬元。
各研究方向簡介
01機械制造及其自動化
針對機床、汽車、船舶、模具、刀具、夾具等領域的綠色再制造和品質提升的需求,開展基于激光熔覆、激光熔融與磁流變技術的材料表面改性、制備、驅動控制等研究;針對復雜和特殊性質零部件的制造,開展增材制造工藝、產品性能快速檢測與評估等研究,提供多手段、多參數的產品質量分析與測試服務;針對淬硬材料和難加工材料,開展高效精密加工技術、高精度修整拋光技術、計算機仿真與超精密加工相結合技術等研究。該方向目前擁有教授4人、副教授7人、高級工程師2人。
02機械電子工程
針對數控機床及相關裝備,以結構設計及動態測試為基礎,涉及虛擬樣機和遠程服務,建立了數控機床創新設計服務平臺,主要開展數控裝備現代設計方法研究并應用于工程實際。針對工業機器人,開展機器人先進機構、驅動與控制、機器視覺等核心技術的研究,同時面向加工機器人及其應用系統集成的關鍵技術,進行獨立制造島和自動化生產線開發。以超聲電機為載體,開展微驅動的新結構技術、微驅動元件機理探索研究、微驅動器驅動電源技術探索性研究和微驅動元件測試技術探索研究。該方向目前擁有教授2人、副教授7人、高級工程師1人、講師4人。
03機械設計及理論
主要圍繞機電產品、裝備等開展創新設計、優化設計、數字化設計、輕量化設計、機械系統性能及低噪聲設計等方面應用研究,重視理論、計算和實驗一體化。重點是融合相關學科知識和現代設計理論與技術等解決機械產品、裝備等的功能、性能、強度等方面的問題;提高設計的質量與效率、產品的品質和性能。該方向目前擁有教授1人、副教授4人、講師6人。
04車輛工程
以現代汽車與新能源汽車的設計、制造、服務為核心,針對汽車與工程車輛關鍵零部件總成的結構與控制系統問題,開展驅動總成技術、節能技術、混合動力技術、動力電池監測與管理技術等應用研究;針對現代汽車與新能源車輛的仿真、試驗及測試問題,開展系統仿真、性能試驗、動力臺架試驗、制動能回收試驗、燈光測試、油耗測試等應用研究;針對現代汽車與新能源車輛的NVH問題,開展零部件振動模態分析、噪聲源聲強與聲功率等噪聲測試以及車身結構強度分析及優化等應用研究。該方向目前擁有教授2人、副教授5人、高級工程師3人、講師3人。
05工程材料
以機械工程材料的組織結構-加工工藝-性能之間相互關系為核心,開展關鍵零部件加工技術及其與性能關系研究,工程材料加工新技術研發,重要零部件模具成型技術研究;針對高端應用,開展品質金屬材料制備工藝、組織結構與性能的研究;以提高產品質量為目標,開展熱處理、表面工程等研究。
06化工過程機械
化工過程機械是機械學科的一個重要分支,屬于交叉型學科,涉及機械、化工、石化、材料成型加工、熱能與動力工程等學科專業領域,是和我國機械、化工、石化等產業生產實際緊密結合的工程應用型學科。
07工業工程
工業工程專業為福建省級重點特色專業、福建省級綜合改革試點項目和福建省級創新創業教育改革項目,在福建省內具有較高的聲譽。交通運輸學院機械工程領域(工業工程方向)主要面向中國智能制造和工業4.0發展需求,培養服務于智能制造、生產過程優化,具有運用現代工程技術對生產運行等進行系統分析、規劃、設計、管控、質量管理和評價等工作的能力,同時具有堅實的工程技術基礎和掌握現代管理方法的復合型高級管理人才。
08建筑工業化
該方向與機械工程跨學科聯合,主要進行新型建筑模板支架系統及裝配式建筑(橋梁、地下工程)的機械連接設計、力學性能和制造安裝關鍵技術研究,重點開展超高大跨模板及新型鋁合金模板支撐體系設計理論與工程應用、地鐵襯砌管片新型結構研發、綜合管廊盾構研發與掘進力學分析、綠色新型鋼構建筑技術、裝配式建筑和橋梁的機械連接和綠色耗能應用技術研發等研究。
09工業設計
以文化創意產品設計、智能產品與交互設計、健康福祉產品設計為范疇,密切結合產業資源,開展生活行為洞察、工藝設計美學、在地特色可持續產品設計、產品結構與數字化表達、人因工程與交互體驗設計、高齡者福祉產品設計、無障礙設計、服務設計等設計科學領域的設計實務應用研究。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
了解考研最新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