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
各家學說及文獻學
課程簡介
《中醫文獻學》是培養學生利用、整理與研究中醫文獻能力的一門課程。本課程主要闡述古代、近現代各類中醫文獻源流,包括經典類、臨床各科和醫案醫話類文獻,并擇要介紹重要醫著的內容、特點和學術成就,使學生對中醫各類文獻源流及各科基本文獻了如指掌,以便他們在利用古今中醫文獻方面能左右逢源、得心應手。此外,還對古醫籍的整理與研究方法作簡單介紹,其中包括歷代中醫重要文獻以及目錄、版本、訓釋、校勘、辨偽與輯佚及文獻的檢索、利用等。
教學目的和要求:
中醫文獻學的教學目的是通過對歷代各類中醫文獻的源流的介紹,探討中醫文獻整理研究的方法(包括古代文獻的整理和現代文獻的處理),揭示中醫文獻的利用價值并分析文獻利用中的成功經驗和失敗教訓,總結利用規律等,指引學生從浩瀚的中醫藥文獻中甄別、選擇和閱讀中醫藥文獻,從古今中醫藥文獻中發掘寶藏,汲取營養,提高自己的專業研究水平,完善中醫知識結構。
中醫文獻是中醫學術的載體,涵括中醫各家特色和防病治病的經驗。本課程主要針對研究生的培養目標,注重發掘性、應用性研究,直接服務于現代科研和臨床。要求學生了解歷代中醫文獻的概況,了解中醫古文獻載體、目錄、版本、校勘、注釋、輯佚等基本知識,了解國內外有關本學科的發展動態與趨勢。熟悉本學科(古典文獻學與中醫藥學)交叉滲透的特性,熟悉各類文獻的著作系統和學術源流。掌握中醫經典理論和中醫臨床相關學科文獻的脈絡,掌握重要文獻發掘、整理、研究和閱讀的方法。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
了解考研最新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