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
本學科創建于1955年,由我校第一附屬醫院(西京醫院)和第二附屬醫院(唐都醫院)的普通外科組成,1983年被批準為碩士學位授權學科,1996年被批準為博士學位授權學科和臨床醫學博士后流動站組成學科,以及國家“211工程”重點建設學科,2001年成為陜西省優勢醫療專科,2004年成為陜西省醫學重點學科,2005年被總后勤部批準為全軍器官移植中心,目前,是陜西省普通外科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單位。
經過多年發展,形成了一支老中青結構合理、具有可持續發展潛力的優秀學術梯隊。學科現有教授13名,副教授17名,講師28名,具有博士學位46人,有出國留學經歷25人。培養博士生82名,碩士生138名,每年招收進修生100余名。
學科擁有八個病區,分為肝膽、胃腸、移植中心、血管內分泌外科等。展開床位450張,年收治患者9000余例,手術7500余臺次,居西北地區各大醫院之首。擁有2000M2的軍隊“2110”工程重點建設實驗室,分為分子生物學實驗室、分子免疫學實驗室、細胞培養室、大動物飼養區、彈道模擬致傷區等。配有細胞培養用壓力測試系統、蛋白純化系統、旋轉式細胞培養系統等先進設備。
經過多年的探索和積累學科形成了以“腹腔大器官移植”、“普外相關腫瘤的臨床及基礎研究”和“腹部戰、創傷臨床救治與基礎研究”為主要內容的研究方向。近年來連續創造了包括國內首例成功的活體部分肝移植、血型不合輔助性活體部分肝移植、活體小腸移植、亞洲存活時間最長的肝腎胰聯合移植、世界首例輔助性異位活體肝部分移植術、亞洲首例心肝腎聯合移植、世界首例劈裂式“雙人異位”肝移植手術在內的多個國內第一。在肝癌研究方面,是國內最先開展氬氦刀、射頻治療肝癌的單位之一;建立了目前國內外文獻報道中容量最大的肝癌單鏈抗體庫(庫容量1012);在肝癌與侵襲、轉移的研究中,發現Notch通路與肝臟微環境穩態及再生密切相關,論文發表在《HEPATOLOGY》(IF=11.335),發現了肝癌中與侵襲、轉移密切相關的新蛋白ACAP4,論文發表在《Molecular and Cellular Proteomics》(IF=9.9)。在乳腺癌研究中,是國內最早開展乳腺癌新輔助化療后保留乳房手術的單位之一,并在國際上首次提出經淋巴化療的治療新理念,論文發表在《Endocrine-Related Cancer》(IF=8.89)。設計發明了閉合性腹部外傷小型創擊器和尼龍搭扣肝臟止血帶等,已在多家醫院推廣應用。
近年來,完成、承擔國家“863”、“973”重點項目、支撐計劃、自然科學基金,軍隊重大、專項、指令性課題,地方及國際合作科研課題研究80余項,資助總金額2000余萬元。發表相關論文800余篇,其中SCI收錄論文80余篇,影響因子達11.335、9.9、8.89各1篇。主編國內第一部《活體部分肝移植學》和《活體器官移植學》,以及國家級教材和專著8部。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國家教學成果二等獎1項,陜西省科技進步一等獎1項,軍隊醫療成果一等獎1項,軍隊教學成果一等獎1項,省部級科技進步二等獎12項,三等獎9項,國家實用新型專利4項。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
了解考研最新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