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
機械工程系始建于1989年,現開設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機械工藝技術兩個本科專業,擁有“機械工程、職業技術教育兩個專業碩士”學位點,全系現有在校全日制本科生和研究生共近500人。
機械工程系現有專業骨干教師20人;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含高級工程師、高級實驗師)6人,講師(含工程師、實驗師)11人,具有博士學位11人。擁有15個專業實驗和實訓室、1個金工實習工廠,總面積3000余平方米,儀器設備1400余臺套,總價值超過1900萬元,涵蓋機械設計、機械制造、機電控制等實訓教學領域。我系已經與中航飛機起落架有限公司、三一智能控制設備有限公司、宇環數控機床股份有限公司、湖南新亞勝科技發展有限公司、湖南長重機器制造有限公司等省內外10多家大中型企業開展了合作辦學或產學研協作,為本科和研究生的實踐教學及生產實訓提供了有力保障。
近年來,我系在科研、教學、平臺建設等方面均取得突出成績。全系共承擔國家、省部級各類科研課題30余項,累計經費達500多萬元;已出版專著和編著教材20余本,在國內外發表論文200多篇,其中SCI收錄近20篇、EI收錄30余篇;已獲得國家發明專利10多項,實用新型專利20多項,軟件著作權10多項;相關教師獲得省部級科研或教學獎6項、廳局級科研或教學獎3項。我系學生在全國大學生挑戰杯、機械創新設計大賽、工業設計大賽、工程訓練綜合大賽、力學競賽中多次獲得國家及省級獎勵30多項。目前,我系還已擁有“湖南省高校產學研合作示范基地”、“湖南省校企合作人才培養示范基地”、“機電裝備設計及控制技術”校級重點實驗室等多個學科平臺。
本科專業方向:
1.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專業
該專業主要面向企事業單位、科研院所等工程應用單位,培養在機電工程領域內具有較寬的專業理論知識、較強的工程實踐能力、具備較高人文科學素養、能夠獨立從事產品設計制造、科技開發、應用研究,并具有一定組織管理能力的高級工程技術人才。開設主要課程有:工程力學、電工學、電子技術、工程制圖及CAD、機械原理、機械設計、機械制造基礎、機械工程材料、數控編程與加工、計算機輔助制造、機械控制工程、機電傳動控制、電氣控制與PLC技術、單片機原理與接口、傳感與檢測技術等。
2.機械工藝技術
該專業是湖南省最早、相當長時間內也是唯一面向職高招生的機械類本科專業,已為省內及周邊省市培養了1600多名“雙師型”機械教師。目前,湖南省內大部分職業院校的機械類教師都有該專業的畢業生。該專業主要面向高級、中級職業院校機械類專業培養“雙師型”高級師資人才。開設主要課程有:理論力學、材料力學、電工技術、電子技術、機械原理、機械設計、工程制圖、機械工程材料及成型、機械制造技術基礎、CAD/CAM技術、數控編程與操作、模具設計及加工、數控機床故障診斷技術、教育心理學、現代教育技術、機械學科課程設計、機械學科教學案例分析等。
碩士生培養方向:
1.數字化設計與制造
該方向主要將現代信息技術及管理方法與傳統機械設計的深度融合,致力于利用信息技術改造、提升傳統機械制造業,并探索與信息時代相適應的機械類產品設計開發和制造加工模式。主要內容包括:MCAD/ECAD/CAE等機械電子設計與仿真軟件的應用;機械產品交互式設計、協同研發過程的組織與管理架構及支撐技術;非圓磨削數控加工的建模、工藝優化及生產裝備的設計與研發;工程動畫技術在機電產品功能演示、虛擬裝配、工藝流程說明等領域的應用。
2.機電一體化控制
該方向以復雜工程裝備和制造流程為研究對象,結合嵌入式系統、智能控制等本地控制手段,深入研究各種控制策略與算法,開發一體化機電系統和裝備;并利用現代傳感和分布式監控技術,構建機電設備的遠程監測和診斷系統。主要內容包括:分析和研究工業機器人、機械臂等典型機電一體化設備,進行其結構優化設計、驅動和控制策略的創新與研發工作;對于大型LED顯示屏、LED照明系統,開展產品模塊化結構設計、快速裝配工藝、控制與驅動部件的研發;針對大型復雜生產過程及成套裝置,結合無線傳感網絡、物聯網、多信息融合及故障容錯處理等技術,研發機電設備的遠程監控與診斷預警系統。
3.特種工藝裝備研發
該方向主要針對特種加工、化工生產、特種新裝備等對象,以實現特定工藝、生產過程、控制模式為目標,將工藝設計、結構優化和數字控制等技術有機結合,設計和開發成套工藝裝備、標準化工藝流程等。重點內容包括:針對化工生產等惡劣環境,開展過程強化裝置的機械結構優化與控制技術創新研究;利用機器視覺、虛擬設計、優化排版下料等技術手段,研發服裝數字化設計和制造系統;結合圖像處理、DSP控制等技術,開展傳統湘繡、陶瓷和雕刻等手工藝品的數字化設計及精密加工設備研發。
具有的學科平臺:
1.湖南省高校產學研合作示范基地
2011年以來我系骨干教師等與湖南省新亞勝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共同獲建了“湖南省高校產學研合作示范基地”,主要從事LED顯示與照明產品及系統的研發設計和產業化工作。目前,該基地已獲得國家重點新產品1項,獲國家中小企業創新基金1項、湖南省高校產業化示范項目4項,合作承擔長沙市重大產業化項目1項,長沙市科技局重點項目2項;并已申請發明專利10項,實用新型專利15項,通過省級科技成果鑒定2項,獲得長沙市科學技術進步獎1項,已合作培養碩士生15人。
2.湖南省校企合作人才培養示范基地
2010年我系與中航飛機起落架有限公司共建校級實習實踐基地,2104年該基地又獲批“湖南省校企合作人才培養示范基地”。該基地以服務行業、服務地方經濟建設為宗旨,以切實提高我校機械專業教學質量為核心,通過基地構建制造業信息化仿真實訓平臺與教學資源庫,強化本科生專業實踐能力與創新素質訓練,探索“工學一體、產教對接”的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校企雙方共同制定了符合機械行業發展的新型人才培養方案,探討了課程體系、教學模式、教學內容及教學環節的設置,著力促進了機械專業的實踐實訓教學改革。近3年來,已累計接收我系機械專業本科生200多人進行了工藝實習、生產實習;并合作培養碩士生10人。
3.“機電裝備設計及控制技術”校級重點實驗室
該實驗室的科研與建設工作主要依托于我系的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機械工藝技術等本科專業以及機械工程專業碩士點,并結合了我系前期已有“機電技術裝備研究所”和“伺服控制與應用電子技術研究所”2個校級研究所的科研人員、研發設備、技術成果。實驗室擁有一支具備深厚理論功底和豐富實踐經驗的“雙師型”研發隊伍,骨干成員均為機械工程、電路與系統等方向碩士生導師。實驗室的研究特色體現為“三個結合”,即為“機械工程與信息技術的結合,機械工程和藝術設計的結合,機械工程與職業教育的結合”。目前,已開展了針對新型LED照明及顯示系統、、服裝數字化設計和集成制造、非圓磨削專用數控加工,化工過程強化裝置等方向的特色研究工作。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
了解考研最新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