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
新媒體傳播研究
新媒體傳播研究的教學科研團隊由由一位教授、三位副教授和兩位講師組成,學科帶頭人歐陽友權教授是享受國務院津貼專家、全國模范教師、湖南省教學名、湖南省優秀社會科學專家。本學科方向近五年來主持國家社科基金課題2項、教育部課題1項和省級課題4項,出版學術專著9部,在國內的數字媒介研究領域占有重要地位。
本學科方向的特色和優勢主要表現在:
1.網絡媒介研究處于學術前沿。本學科是全國最早將網絡文化(含網絡文學)列為主要研究方向的學科之一,率先創辦了湖南省網絡文學研究基地,建立了“網絡文化批評”網站,先后獲得7項國家社科基金項目和多項省部級科研課題,先后出版《網絡傳播與社會文化》、《網絡傳播與文學》、《網絡敘事學》、《網絡惡搞文化》等20余部學術專著,在《中國社會科學》、《文學評論》等權威學術期刊和中文核心期刊發表系列論文100多篇。承擔《數字媒介下的文藝轉型研究》等國家社科規劃項目和《物聯網的興起對我國思想文化傳播所帶來的機遇、挑戰與對策研究》、《網絡文學的社會影響力研究》、《興起社會主義文化建設新高潮》等湖南省社科規劃項目。經過近十年的經營,目前已經形成了一支以歐陽友權教授為帶頭人的博士、教授為主的網絡文化傳播研究團隊,成為全國網絡傳播研究的重鎮。
2.跨學科視野下的新聞傳播研究。本方向著力于傳播學、社會學和心理學的交叉研究,特別關注數字媒介對社會運行的影響。如白寅副教授的國家課題“數字媒介信息傳播引發的集合行為及其防范”,論文《網絡文學的社會學價值》等,對網絡行為與社會行為的互動進行社會心理學的剖析,考察網絡流言的演變規律,具有重要的社會意義。在研究方法上,也引入傳播統計學分析手段,如其論文《關于文本意義生成因素的實驗分析報告》,就通過控制實驗技術解釋了信息接受理解中的意義賦予問題。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
了解考研最新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