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
野生動植物保護與利用學科始建于1960年,是在原林業部批準的“森林動物繁殖與利用”本科專業基礎上發展而來。1975年更名為“野生動物繁殖與利用”;1978年更名為“野生動物”并開始招收碩士研究生;1992年成立了中國第一個“野生動物資源學院”,同年被批準為林業部重點學科;1993年獲博士學位授予權;1996年建立博士后流動站;1997年學科調整為“野生動植物保護與利用”;2002年被教育部批準為國家級重點學科。
目前,該學科學科帶頭人為中國工程院院士馬建章教授,學科負責人由張明海教授擔任。由從事野生動植物保護與利用領域的35名本校教授、副教授和年青博士組成,另有從事野生動植物研究的國內著名學者蔣志剛、魏輔文、王小明、方盛國、張洪海、倪宏偉等6名學科特聘或兼職教授加盟。學術隊伍組成中有中國工程院院士1人、教授22人、副教授13人和講師5人。其中博士生導師14人,碩士生導師20人。集中了我國在野生動植物保護與利用領域教學、科研中的最優秀人才,形成了配置合理的年齡結構和學術梯隊,是一支富有創新意識的學術團隊。
在學科發展和建設過程中,以 “加強資源保護、積極馴養繁殖、合理開發利用”為指導思想;以生態學、保護生物學、自然保護區學、保護經濟學等理論在野生動植物管理中的應用為核心研究內容;以野生動植物保護和可持續發展為主攻方向;以現代宏觀技術和微觀技術相結合為主要研究手段;以全面提高我國野生動植物資源的生態、經濟和社會效益為最終研究目標。目前,本學科已形成了野生動物生態學、野生動植物保護生物學、野生動植物管理學、野生動物馴養繁育與疾病防治、野生動物產品管理、開發與利用等5個穩定的研究方向,各研究方向學術帶頭人均由國內外有影響的專家擔任。
“十五”期間,該學科承擔并完成了國家、省部級等各類科研課題140項,項目總經費為1580萬元,其中獲省部級科技進步獎12項;獲國家和省部級教學成果獎8 項,其中國家級教學成果3項;在國內外學術刊物發表論文387篇,出版教材、專著35部,培養博士后16人、博士47人、碩士199人,已在全國各地建成17處科研、教學實習基地,已成為中國培養野生動植物保護管理及開發利用科學研究和人才培養的主要基地,最終將建設成為國內領先、國際知名的研究型學科。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
了解考研最新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