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
一、 學科發展沿革
生藥學學科是于2005年經國家學位評定委員會和吉林省批準獲得碩士學位授予權。學科設菌物藥、植物藥和動物藥3個研究方向。是在原有的藥用植物專業、菌類作物專業、中藥學專業和經濟動物專業的基礎上合理整和發展而來的新型學科。它是本草學、生藥學、中藥學、天然藥物化學、藥理學、藥劑學、中藥炮制學、中藥藥理學、生物制藥技術、藥用植物學、藥用菌物學、藥用動物學、生物化學、分子生物學、中醫學、生態學等各學科知識的綜合應用的學科。目標是培養具有高級的生藥學理論知識和技能,在醫藥領域從事研究和高級技術工作的專門人才。以植物藥、動物藥和菌物藥為研究對象,研究其品質評價、本草學、引種馴化、標準化栽培與養殖、采收加工、貯藏、資源可持續利用、尋找新藥源、研發新產品的學科。
二、 梯隊結構
教授10名(包括跨學科)、副教授4名和講師2名,博士生導師8名。菌物藥方向有4名教授和2名講師;動物藥方向有3名教授和2名副教授;植物藥方向有3名教授和1名副教授。
三、 科研工作
1、獲獎項目及申請專利
2005年至2008年間,獲獎項目4項,其中,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吉林省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吉林省科技進步三等獎2項。申報的專利3項。
2、在研項目
2005年至2008年間,生藥學學科所承擔的科研項目8項,其中主持國家自然基金重大國際合作項目子項目1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1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子項目1項;國家科技攻關項目子項目1項;吉林省科技廳項目1項;長春市科技局項目1項;與企業聯合項目4項。
3、發表的學術論文、出版的著作
發表學術論文20余篇,其中核心以上12篇,SCI3篇;出版的著作1部,主編教材2部。
4、國內外學術交流
學科成員于2005年參加了在上海召開的“國際食藥用菌學術研究大會”和在江蘇省召開的“中國藥用菌物學術研討會”,并做了學術報告;于2006年參加了在北京舉行的“中國科協年會”和在大連舉辦的“中國菌物學會教學與科研研討會”及在長春舉辦的“中國藥用植物與植物藥學術研討會”。2006年11月參加了吉林省高校師培中心在香港舉辦的“雙語教學培訓班”。2007年赴俄羅斯進行藥用菌資源和民間應用調查。2008年參加在南昌召開的“全國藥用菌學術研討會”和在武漢召開的“全國菌物學大會”,并進行大會發言交流。
四、 人才培養
從2007年開始招生,共8人,其中植物藥方向2人、動物藥方向2人、菌物藥方向3人。2008年共招生25人。2009年共招生26人。在校碩士研究生共59人。
五、 條件建設
在原有的條件建設基礎上,學校正在積極采取措施,欲投入充足的學科建設經費使生藥學學科的條件建設更加完備,以適應目前本學科的快速發展,為把具有吉林農業大學特色的生藥學學科建設成為吉林省重點學科提供保障。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
了解考研最新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