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
中藥學精品課程
中藥學是是研究中藥學理論和臨床應用的一門學科,是中醫學不可分割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中醫藥類專業的專業基礎課,被原國家教委確定為本類專業的五門主干課之一。通過本課程的教學,可使學生掌握中藥學基礎理論和常用中藥的性能、功效、應用的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進而為學習其他中醫藥類專業課程奠定基礎。
本課程自1978年甘肅中醫學院成立伊始即設置。1957年即在北京中醫學院講授中藥學、國內中醫藥界知名學者席與民教授長期擔任學科帶頭人,我省本學科知名專家朱肇和教授及柳欣、張如賓等十余名等具有豐富教學經驗的教師先后擔任主講教師。自建院以來《中藥學》一直是甘肅中醫學院師資力量雄厚、教學效果突出,深受全院師生贊服的一門課程,1996年被評為全院7門重點課程之一。目前共有主講教師五人,其中教授2人,副教授2人,講師1人。承擔本課程教學任務的中藥學教研室先后榮獲96年、2001年、2003年甘肅中醫學院先進教研室,目前承擔著近十余個專業的《中藥學》授課任務,同時擔任著6名碩士研究生的培養任務。自課程設置以來,本門課程十分重視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的有機結合,先后配置了常用中藥材幻燈片及配套的放映設備,并有專用的中藥標本室,供教學使用的中藥材、飲片達1000余種,繪制了近500幅中藥圖譜。本門課程課堂教學一直沿用理論講授與隨堂展示圖譜和中藥標本相結合的教學方式,同時進行階段性的集中藥材標本見習、中藥藥理實驗,其中中藥標本室長期對全院學生開放。
在歷屆教研室主任及老教授的言傳身教下,任課教師始終將教學放在日常工作的首位,將“愛崗敬業、教書育人”的思想實踐到教學的每一個環節。課程負責人黃世佐教授擁有較深的中醫藥學和中國傳統文化造詣,并有兩項教學成果獲得省、廳級獎勵獎,撰寫了多篇教學研究論文,如《學記有關理論在我院教學改革中的應用芻議》、《甘肅中醫學院教育改革實踐探索》等;高慧琴教授制作的《中藥學多媒體課件的開發與應用》,鄧毅副教授的《中藥學教學與評估體系構建》的教學改革項目為中藥學教學改革作出卓有成效的嘗試。與此同時本課程主講教師先后主持或參與完成20余項科研項目,編寫教材、論著10余部,如多個版本的《中藥學》教材、《中藥學簡史》、《中藥文獻學》、《常用中藥飲片的性狀與臨床應用》、《中藥藥對新編》、《內科常見疾病的診斷與治療》,其中湖南科學技術出版社出版的全國高等教育自學考試指定教材《中藥學》教材2004年獲學院教學成果一等獎。先后在國家級、省級雜志發表論文100余篇。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
了解考研最新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