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
有色金屬冶金專業碩士研究生
一、 學科簡介
有色金屬學屬冶金工程與冶金材料學科。貴州有色金屬資源豐富。鋁礦資源居全國第二位,鋁產量居全國榜首,鈦產量占全國總量的80%以上;鋅、銻礦儲量也居全國前列。
本專業自1958年建校時開始招收本科生,1984年開始招收碩士研究生,根據國家教委專業指導目錄,將鋼鐵冶金專業和有色金屬冶金專業合并為冶金工程專業,幾十年來為國家和地方培養了一大批工程技術人才,他們遍布全國各地,在事業上都作出了卓著的成績。
鋁冶金方面
承擔校基金、省基金以及橫向(貴州鋁廠、貴州輕研所和廣西平果鋁業公司)等項目二十多項。主要科研成果有:“石灰在高壓溶出貴州鋁土礦過程中對赤泥相變的作用”獲1991年貴州省科技進步二等獎;“氧化鋁專業課程教學改革的實踐和成效”獲1989年全國高校教學優秀成果獎、貴州工業大學一等獎;“石灰在高壓溶出貴州鋁土礦過程中對赤泥相變的作用”和“拜耳赤泥相量計算方法探討”分別獲1998年貴州省科協首屆自然科學優秀論文一等獎和二等獎;“鋁酸鈣熟料溶出工藝研究”1998年7月獲第二屆華中地區科學技術推廣大會二等獎。
鋅冶金方面
“鋅、二氧化錳冶煉新工藝”從七十年代就開始探索,被列入貴州省“七五”攻關項目,并獲國家發明專利和北京國際發明展覽會銅牌獎,處于國內領先水平,其主要研究者江聲揚教授因此被評為省勞模,享受國務院津貼;“云南都龍錫礦高鐵鋅精礦全濕法處理的工藝研究”獲中國有色金屬學會一等優秀論文獎。
銻冶金方面
“低溫煉銻新工藝”項目,獲國家發明專利并獲第三屆全國發明展覽會“金獎”;“銻礦直接濕法生產銻白”項目完成了半工業試驗,獲國家發明專利;用“電氯化法”直接從礦石中制取銻白,是一具有獨創性的先進工藝,技術指標先進,達到我國GB4062-83一級品標準,其中90%達到零級品標準,經濟效益好,具有推廣應用價值,在我國屬于領先地位,國外未見報道,開創了濕法制取銻白的新途徑;另外,還進行了電化法浸出硫化銻礦與銻的同時電積等新工藝的研究,并獲省科技進步四等獎。
冶金過程環境保護方面
“從含鎳廢渣中提取金屬鎳”獲貴州省科學大會獎;“從煉銅廢渣中回收錫、銅、鉛、鋅等金屬的方法”獲1996年國家專利,并獲北京國際發明展覽會銅牌獎,該研究處于我國領先水平,并已成功應用于工業化生產,在有色冶金環保方面做出了巨大的貢獻;“軟錳礦吸收煉銻SO2廢氣制取硫酸錳”和“軟錳礦吸收工業SO2廢氣制取硫酸錳”項目分別于1997年和2000年獲得校基金和省基金的資助;“氧化鋁生產中脫硫”項目于1988年與貴州鋁廠氧化鋁廠合作研究,并獲省基金資助;“用貴州高鋁礦生產氧化鋁時的脫硫新方法研究” 獲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資助;除此而外,還對“含鍺氧化鋅煙塵的處理”等項目進行了系統研究。
二、學習年限
碩士研究生學習年限一般為3年。
三、培養目標
1.本專業培養具有正確的政治方向,熱愛祖國,擁護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努力學習,自覺遵紀守法,有良好的道德品質。
2.在有色金屬冶金學科領域內,掌握堅實的理論基礎和系統的專業知識,了解有色金屬冶金學科的發展動向。
3.具有從事本專業科學研究和解決工程技術實際問題的能力,熟練掌握一門外語和必要的實驗及計算技能。
四、研究方向
1.輕金屬冶金
2.濕法冶金
3.金屬分離技術與工藝
4.冶金環保
5.冶金過程模擬
五、培養方式
培養方式包括全脫產、半脫產、不脫產三種方式(含聯合培養、委托培養)。
培養過程注重以下原則:
1.加強研究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和道德品質、文明禮貌教育;
2.鼓勵研究生參加體育鍛煉和公益勞動,促進研究生身心健康和全面發展;
3.導師要從每個研究生的具體情況出發,精心制訂每個研究生的培養計劃。導師所在單位要為研究生培養創造良好的條件;
4.鼓勵聘請外單位具有高級技術職稱的專家、學者擔任碩士研究生的兼職導師,對研究生進行合作培養;
5.鼓勵跨一級或二級學科的兩位導師共同培養一位研究生;
6.研究生課程的授課教師要采取靈活多樣的授課方式和考試方式。除了注意知識的系統性外,還要注意激發學生的創新意識,培養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
7.學生除了選修本專業課程中的任選課程外,還可根據導師要求或個人意愿,選修我校其他院(系)所開設的研究生課程;
8.凡跨學科錄取的碩士研究生,一般應在導師的指導下補修至少2門本科生必修的主干課程。補修課只記成績,不記入研究生階段的總學分;
9.教學實踐是培養提高研究生教學能力、表達能力的重要環節。內容可以是40學時左右的課程講授或輔導、指導實習、協助指導畢業設計或論文等,要求在第四學期前完成,完成后由負責教師寫出評語,不合格者應重新進行;
10.鼓勵研究生在校期間撰寫學術論文,一般要求研究生畢業之前要在國內外學術期刊雜志(含會議論文)公開發表至少一篇學術論文;
11.本專業碩士研究生課程學習應修滿的學分總數至少為27學分,其中學位課至少14學分。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
了解考研最新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