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
工程力學(080104)
一級學科名稱: 力學
一級學科代碼: 0801
一、適用學科
本培養方案適用于下列二級學科:工程力學、固體力學(080102)。
二、培養目標
1.擁護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學習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熱愛祖國,遵紀守法,具有良好的科研道德和敬業精神。品行端正,誠實守信,身心健康。
2.適應科技進步和社會發展的需要,在本門學科上掌握堅實的基礎理論和系統的專門知識,有較強的自學能力和較寬的知識面,具有從事本學科領域內的科學研究,獨立擔負專門技術或教學工作的能力;
3.能夠較好的將力學中的理論與方法應用于機械工程、車輛工程等應用科學領域。另外,重視培養學生自身素質和修養,使學生能夠達到獨立進行和完成科學研究的能力。具備進一步深造的學術基礎和科研技能,具有創新精神、創造能力和創業素質。
4.掌握一門外國語,能熟練地閱讀專業書刊,并能撰寫論文摘要。
三、學習年限
全日制碩士研究生在校學習年限為2~3年(完成學位論文答辯),最長不超過5年。
課程學習和研究活動實行學分制,畢業總學分為70分,其中學位論文34學分。
研究生入學后,在兩周之內進行指導教師和研究生的雙向選擇,在導師指導下按照不同研究方向的要求確定選修課程。研究生的科研及論文工作實行導師負責制,鼓勵以導師為主的指導小組集體培養。在培養過程中,研究生的課程學習和論文工作可以分階段、也可以平行或交叉進行。
四、主要研究方向
方向一:工程問題的現代設計理論與計算力學方法研究。
在本研究方向上已形成2個穩定的特色研究領域:
1.工程結構的多學科力學分析與優化設計。根據工程系統中相互作用的協同機制,基于控制論、博弈論等多學科方法,對結構進行力學分析與優化設計。
2.智能算法與高性能算法的工程應用研究。對進化算法、神經網絡方法、蟻群算法等智能算法以及高性能的并行算法在工程設計和結構計算中的應用進行研究。
方向二:結構非線性力學行為研究及計算仿真。
在本研究方向上已形成3個穩定的特色研究領域:
1.密集頻譜校正及非線性動力系統分岔混沌問題的研究。對旋轉機械進行狀態監測、故障診斷和非線性動力分析,研究密集頻譜頻域參數識別校正法和分岔混沌問題。
2.金屬塑性成型過程中的非線性力學分析。以塑性力學為基礎,采用現代非線性有限元分析技術,對型鋼軋制、中厚板軋制、鋼管熱連軋、板帶鋼熱連軋及火車車輪輪坯壓軋等加工過程開展金屬大變形彈塑性熱-力耦合分析。
3.冶金設備的力學行為分析與研究。對冶金設備中表現突出的彈塑性、顫振和熱應力問題,在理論分析、實驗技術和工程檢測方面進行力學行為研究。
方向三:仿生設計方法及機構動力學研究。
在本研究方向上已形成2個穩定的特色研究領域:
1.仿生機構的設計。通過模仿動物肢體的運動形式,以機構創新為主要目標,以工程力學、多體動力學為理論基礎,以計算機技術為支撐進行仿生機構設計理論的研究,設計出高效、快速、工作可靠、性能良好的新機構;
2.仿生機構動力學研究。通過對生物體、仿生機構的動力學研究,對仿生機構的機構參數、動態性能、軌跡規劃進行理論分析與力學性能實驗,以進一步提高仿生機構的工作可靠性和工作性能。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
了解考研最新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