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
大連工業大學研究生環境科學與工程專業介紹如下:
一、專業簡介
環境科學與工程學科是以我校優勢特色學科發酵工程、制漿造紙工程、紡織工程為依托的交叉學科,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環境工程與環境科學兩個專業分別于2003年和2005年獲得碩士學位授予權。該學科建立以來,根據學科發展規劃,確立了自身穩定的發展方向,專業定位準確,特色鮮明。經過多年的努力,已形成了包括造紙清潔生產及污染治理、輕紡污染治理、廢物無害化處理與資源化利用、新型生態染整技術、環境生物技術以及環境化學六個研究方向。目前擁有一支學術水平較高、教學經驗豐富、科技創新能力較強,由多名具有博士、碩士學位教師組成的學術梯隊;有國內較為先進的儀器設備和實驗室。在輕紡行業的污染治理以及廢物資源化利用等領域形成了自己的特色。
二、研究方向及簡介
1.環境生物技術
環境生物技術研究方向是利用生物技術來研究環境污染的治理、環境質量的保護與資源利用問題。針對自然環境中累積的污染物,尤其是輕工紡織(如造紙、印染、釀造、食品等)行業產生的不同相態(氣、固、液態)有機廢物,采用生物技術對污染物進行生物處理與資源化,針對近海污染、水體污染、土壤污染進行環境生物修復。拓展生物處理廢水、廢氣、廢渣的技術應用領域,通過對污染物的無害化處理及資源化利用,實現循環經濟與再生資源化,使人類更能從可持續發展的觀點理性的、有效的利用自然資源,保持良性的生態平衡。
2.環境化學
本研究方向主要以環境污染物為研究對象,以解決環境問題為目標,是一門研究有害化學物質在環境介質中的存在、化學特性、行為和效應及其控制的化學原理和方法的科學。該方向結合輕工行業的污染特點與規律,揭示行業環境污染化學的基本特征,尋求新的治理路線與途徑,開發“三廢”處理的新技術、新方法、新工藝和新材料,并將創新成果應用于輕工行業的污染治理,在環境化學領域凸顯出本研究方向的特色學術地位。
3.環境規劃、評價及管理
本研究方向主要研究環境規劃、評價及管理理論及實踐。通過對環境科學方面的理論基礎知識的掌握及科學研究能力的基本訓練,進一步研究環境科學理論與實踐的發展現狀及趨勢,通過對環境進行監測、評價,進一步對環境進行合理的規劃與管理。
4.廢物無害化處理與資源化利用
本研究方向主要研究與開發廢物處理與資源化的新方法、新工藝、新技術,即利用先進的、可行的物理、化學和生物技術處理輕紡工業生產排放的“三廢”,結合行業生產特點,針對不同相態、不同組成的廢物,對有毒有害環境污染物進行無害化處理,對可能引起環境負擔的有機廢物進行資源化利用,以達到充分、有效、合理的利用資源,持續穩定地發展輕紡工業生產,保護和改善生態環境,維護生態平衡的目的。
5.環境生物工程
環境生物工程是當今環境工程學科的一個重要研究方向,在環境工程領域中占有重要地位。本研究方向主要研究微生物降解廢氣、廢水、廢渣,包括微生物的篩選、降解條件優化、降解酶的作用機理、基因工程菌的構建,設計生物反應器和固定化技術高效處理廢水的研究,難降解廢水尤其是輕紡行業廢水的生物友善處理研究,廢氣、廢水、廢渣的生物資源化新途徑以及環境生態修復的研究。
6.輕紡污染治理及清潔生產技術
本研究方向主要研究通過資源的合理利用、改革傳統工藝和設備等途徑達到合理利用自然資源、減緩資源的耗竭以及減少廢物和污染物的生成和排放。研究的重點是短缺資源的高效利用、二次資源的綜合利用、使用無毒無害原料、開發少廢、無廢的工藝和高效的設備等。
7.污染治理理論與技術
污染治理主要研究水污染治理。對于輕紡行業(如發酵、食品、紡織印染、造紙等)的“三廢”(尤其廢水)應用物理、化學或生物學原理進行水污染的研究,研究高效、低能污水處理技術,污水深度處理及回用等技術。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
了解考研最新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