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
內蒙古大學研究生計算數學專業介紹如下:
一、 培養目標
本碩士點堅持黨的教育方針,培養德智體全面發展的計算數學方面的高層次人才。使學生不僅具有扎實寬廣的數學理論基礎,而且具有計算數學某一研究領域較系統的專業知識,能夠跟蹤本學科的進展動向,初步具有獨立進行理論研究的能力。利用計算數學的專業知識,積極參與解決某些實際應用問題,體現計算數學專業與實際應用相結合的特色,以適應國家建設和社會發展的需要。培養學生熟練掌握一門外國語,不僅為充分利用國外科技信息、拓寬交流途徑,而且為畢業后考取相應專業的博士研究生的進一步深造奠定基礎。
本碩士點培養的畢業生,不僅具有良好的科研素質、嚴謹的治學態度及較強的開拓精神,而且具有團結協作的團隊精神,在實際工作中,有較強的適應性。
二、研究方向
1、研究方向之一:微分方程數值解法
近年來,許多復雜的實際物理問題為(偏)微分方程的數值解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針對不同類型方程設計相應的穩定、高精度、高分辨率、適應間斷問題、計算速度快、節省貯存空間等。因此研究(偏)微分方程的數值解法有著十分重要的理論和現實意義。本方向研究的時空有限元方法將時間和空間變量統一考慮,充分發揮有限元方法的優勢;間斷有限元方法是上世紀90年代發展起來的方法,具有形式高階精度、高分辨率、易于實現等優點;有限體積法及高分辨率差分方法等是計算流體力學和計算數學工作者關注的重要數值方法。我們不僅針對不同的方程類型設計行之有效的數值格式,而且利用Sobolev函數空間理論解決(偏)微分方程廣義解的存在唯一性及解的先驗估計,證明數值解的穩定性、收斂性等性質,并再現激波、潰壩、邊界層等物理問題的數值模擬,為實際部門解決此類問題提供依據和實際操作程序。
2、研究方向之二:算法的設計與分析
算法的設計與分析是計算機科學和計算機應用的核心,無論計算機系統設計和系統軟件的設計,還是為解決實際問題的應用軟件設計都可以歸結為算法的設計。
本方向研究算法的設計和性能評價,以及在計算機上的實現。主要研究遺傳算法、神經網絡算法、模擬退火算法等現代優化方法;貪心方法、分治方法、動態規劃、基本檢索和遍歷方法、回溯方法等計算機常用算法。并把這些算法應用于組合優化、資源分配、調度方法、人工智能、圖與網絡等諸多領域,特別是具有NP難的問題領域。
3、研究方向之三:科學計算與應用軟件
科學計算是運用數學現代理論方法、利用現代化的計算機技術解決科研、工程、社會、經濟和金融等問題;分析和提高計算的可靠性、精確性和有效性;研究各類數值軟件的開發技術及應用方法。它是伴隨著計算機的出現而迅猛發展起來的新型學科,是二十一世紀信息技術時代最吸引人的科學領域之一,科學計算已成為與理論和實驗相并列的三大科學研究的重要手段。
本研究方向主要包括:進化算法及智能計算方法的應用研究;數字圖像處理與技術的研究及應用;分布式及并行計算方法的應用研究;軟件新方法、新技術與新工具的應用研究,以及各種實際問題的應用軟件設計等。
4、研究方向之四:計算組合學
由于電子計算機的出現,一方面過去無法實現的算法現在能夠實現,另一方面計算機發展的本身給組合數學提出新課題,因而近二、三十年來組合數學迅速發展,成為數學的一個十分活躍的分支,在國內外數學界越來越受到重視。如今,組合數學已滲透到很多領域,同時其他學科的研究方法又為它提供了有效的新工具。
在組合數學領域我們主要研究(1)漸近計數方法的理論及其應用。(2)組合恒等式。
漸近計數方法、組合恒等式都是組合數學的重要的研究課題之一。同時在算法分析、信息論、統計學、計算分子生物學、統計物理學、圖論 、概率統計計算、理論物理問題的求解等學科有著廣泛的應用。
三、學習年限及學分要求
學習年限:全日制碩士生一般為三年,在職(不脫產)碩士生一般為四年。
總學分 38 分
公共學位課 須修 4 門: 12 分
專業學位課 須修 4 門: 16 分
專業選修課(含一門跨學科專業課) 須修 4 門: 8 分
教學實習或社會實踐 2 分
前沿講座(含文獻綜述) 須參加 10 次以上: 2 分
四、前沿專題講座基本要求
1. 講座或討論班的基本范圍或基本形式
基本范圍:各研究方向在國內或國際前沿領域的研究熱點。
基本形式::導師,研究生共同輪流報告。
討論班成員由相關專業的教師和研究生組成。報告內容主要是本專業國內外經典的和近期的文獻或專著,文獻或專著通常由導師選定,師生共同報告。學生報告時,教師要給予必要的指導,討論班也報告成員自己的研究成果的思路、方法和問題,以及相關領域的文獻。
2.次數、考核方式及基本要求
討論班通常每周活動一次,2--4小時。學生要承擔報告任務(例如專著某一章節或指定的某一論文),要求學生對指定報告的文獻進行認真準備,基本能將文獻報告清楚,在報告中要求能提出問題、解答問題、探討問題發展趨勢。通過討論班的培養與訓練,要使學生逐步達到能獨立思考,具有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科研習慣和思維模式。
考核方式要求學生對所承擔報告的內容寫出讀書總結報告,并給出綜合評定成績。
五、學位論文要求
1.碩士生的學位論文側重理論基礎的同時,又可深入鉆研的課題和內容,但是論文所研究的課題應當有創新的見解,在理論上對本門學科的發展具有一定的意義,應用上應解決新問題,獲得新認識、新結果,是前人工作的補充、改 進,或同類問題的變形、特例。其中,軟件研制應在解決的問題、采用的思想、方法、技術、工具某方面有創新,或增加軟件系統的新功能。論文內容應體現出作者具有堅實的理論基礎和系統的專門知識,并表明作者能較熟練地運用所學基礎理論和應用基礎理論及方法獨立從事科學研究的能力。
2.學位論文應在導師指導下由本人獨立完成,準備和撰寫論文的時間至少一年。
3.學位論文的評閱和答辯程序要嚴格按照有關規定進行,進入答辯程序之前應在討論班上宣讀、講述和加以評論。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
了解考研最新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