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
內蒙古大學研究生信號與信息處理專業介紹如下:
一、 培養目標
培養德、智、體全面發展,熱愛祖國、品德高尚、學風嚴謹,具有較強的事業心、身體健康,
從事信號與信息處理相關領域的研究、開發和設計等工作的高級專門人才。要求學生全面掌握信號與信息領域的基礎理論及最新技術,在信號檢測與處理、嵌入式系統應用和信息傳輸與處理等方面具有扎實的理論基礎,具備一定的設計開發應用系統的能力;培養具備較高的科研素質和嚴謹的學術作風人才;熟練掌握一門外語。
二、 研究方向
1.研究方向一:信號檢測與處理
信號檢測與處理涉及到先進檢測技術、現代傳感器技術、計算機技術、網絡技術、多媒體技術及嵌入式技術等學科領域,主要研究模擬信號(電信號和非電信號)的特征提取、傳播特性、低噪聲放大、模擬濾波、模數轉換、信號采集、變換、數字濾波、濾噪等信號加工處理的理論研究和技術方案設計。
該研究方向以信號檢測與處理領域涉及的具體課題為依托,借助于單片機、EDA、DSP及嵌入式技術等軟硬件平臺,開展基礎理論、算法及工程應用方面的研究,以最終實現自主知識產權的產品設計為目標,搭建起在信號檢測與處理領 域以嵌入式技術為核心的研究理念和實施方案。
2.研究方向之二:嵌入式系統應用
隨著計算技術、通信技術的飛速發展,特別是互聯網的迅速普及和3C(計算機、通信、消費電子)合一的加速,微型化和專業化成為發展的新趨勢,嵌入式產品成為信息產業的主流。以嵌入式硬件與軟件為主體的電子產品在正有力推動著21 世紀工業生產,商業活動、科學試驗和家庭生活等領域自動化和信息化進程。發展嵌入式系統技術和產業是“發展現代產業體系,大力推進信息化與工業化融合,促進工業由大變強”的重要途徑,也是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的重要技術基礎。
本方向主要研究基于嵌入式處理器的專用系統的體系結構,硬件系統的組成,研究嵌入式操作系統如Linux、uC/OS、VxWoks以及Windows CE的移植及剪裁,在此基礎之上構成專用的嵌入式應用系統,與DSP硬件相結合,開發上層的應用服務軟件、壓縮算法,進行語音和視頻的壓縮,利用計算機網絡,實現VOIP、視頻傳輸以及便攜式智能終端等多種應用。
3.研究方向三:信息處理與傳輸
信息處理與傳輸是涉及信號采集與處理技術、計算機應用技術以及通信技術等方面的綜合研究方向,是近年來迅速發展起來的一個全新研究領域。
主要研究基于2G、3G數字移動通信網絡以及WIFI、UWB、藍牙等現代通信新技術的信號采集、處理和傳輸方面的理論與方法,將語音、圖像、數據以及工業現場采集到的溫度、濕度、壓力、水位、流量等信號經數字化處理、壓縮后實現遠程傳輸、通信及控制。在此基礎上進一步研究固定和移動目標的監控、定位以及跟蹤等實現方法。
三、學習年限及學分要求
學習年限:全日制碩士生一般為三年,在職(不脫產)碩士生一般為四年。
總學分≥38
公共學位課 須修 2 門: 12 分
專業學位課 須修 4 門: 16 分
專業選修課(含一門跨學科專業課) 須修 3 門: 6 分
教學實習或社會實踐 2 分
前沿講座(含文獻綜述) 須參加 2 次: 2 分
四、 前沿專題講座基本要求
a 講座或討論班的基本范圍或基本形式
聘請國內外本領域知名專家學者圍繞本學科研究方向進行專題講座輔導;
結合研究方向組織研究生開展專題討論班,進行學術交流及討論,形式采用文獻資料閱讀、個人發言、集體討論等。
b 次數、考核方式及基本要求
按照研究生培養計劃,要求學生在第2、第3學期參加前沿專題講座或學術討論各1次,通
過這些活動,促進研究生主動關心和了解學科前沿的進展、拓寬視野,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表達能力和科研能力,同時注意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要求每個人都要發言、參與討論。
根據學生參加討論過程的表現(文獻閱讀、個人專題發言、討論發言),經過導師評議來確定學生的考核成績(優、良、通過、不通過),成績合格者計相應學分。
五、 學位論文的基本要求
學位論文是對研究生進行科學研究的全面訓練,是培養研究生綜合運用所學知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能力的重要環節,也是衡量研究生能否獲得碩士學位的重要依據。學位論文從第三學期開始,第六學期進行論文答辯,碩士學位論文應達到公開發表的水平。
在論文選題之前要大量閱讀與研究方向相關的文獻,寫出綜述報告,并由導師評閱。
論文選題要密切結合本學科發展或經濟建設的需要,進行基礎研究或應用研究。課題應有重要理論意義或較大的應用價值,要有明確的預期目標。開題報告于第四學期開學前提交,經評議通過后進入論文工作階段。
碩士學位論文對所從事的研究課題應有個人的見解和創新,或能解決工程實際問題并在技術上有所創新。答辯委員會根據論文的創新性、先進性、應用價值、工作的難度和結果,結合論文撰寫的嚴謹性、規范性、學術水平以及答辯過程的能力表現,評定論文成績。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
了解考研最新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