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
陜西師范大學研究生旅游與環境學院專業介紹如下:
旅游與環境學院是教育部直屬的國家“211工程”重點建設大學陜西師范大學的重點專業學院,是一所在國內具有較大影響的綜合性學院。
學院前身是起源于1944年陜西省立師范?茖W校史地科,歷經西大師范學院史地系、西安師范學院史地系、西安師范學院地理系、陜西師范大學地理系(旅游系)等歷史變遷,于1996年成立陜西師范大學旅游與環境學院。我國著名地理學家黃國璋教授、聶樹人教授、劉胤漢教授等曾先后在本院任教。
學院現有在編教職工92人,其中專任教師76人,教授24人,博士生導師19人,副教授25人,專任教師博士率達到84.4%,形成了一支高學歷、高素質、高水平的師資隊伍。中國工程院孫九林院士、中國科學院傅伯杰院士為雙聘院士;國家杰出青年基金獲得者、風沙物理學專家董治寶研究員受聘為我校首位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國家杰出青年基金獲得者、水資源專家馮起研究員,交通地理專家曹小曙教授,大氣環境研究專家段克勤研究員受聘為我校陜西省“百人計劃”特聘教授;旅游經濟學專家張輝教授受聘為我校陜西省“三秦學者”特聘教授。
經過70年的發展,學院已經形成了完整的學科體系,F有地理學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含自然地理學、人文地理學、地圖學與地理信息系統,以及區域環境學、自然災害學和國土資源學)、生態學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和旅游管理學博士學位授權點,地理學、生態學博士后科研流動站和工商管理博士后科研流動站,以及環境科學、水土保持與荒漠化防治、第四紀地質學、學科教學論等相關專業學科13個碩士學位授權點和環境工程碩士、旅游管理碩士、教育碩士等3個專業學位授權點。學院開設地理科學、旅游管理、地理信息科學、環境科學4個本科專業。專業設置與當代經濟社會發展相適應,文理學科與管理學、農學、工學交叉融合,中國旅游研究院西部旅游發展研究基地、西部資源環境研究所、旅游規劃設計研究院、城市規劃與研究中心、遙感與地理信息系統實驗室、環境科學實驗室、黃土高原環境動力學實驗室等平臺成為創新人才培養和科學研究基地。
學院具有優良的科學研究傳統和創新精神,在不斷進行課程體系和教學內容改革的基礎上,加強對傳統專業的改造和拓展。先后建成《自然地理學》國家級精品課程,《測量與地圖學》、《世界地理》和《人文地理學》省級精品課程,《遙感概論》、《旅游資源開發》、《旅游規劃》等多門校級精品課程。獲國家級、省級教學成果獎8項,國家“十一五”、“十二五”規劃教材、陜西省優秀教材9部,省級教學名師2人,寶鋼教育優秀教師2人。地理科學專業2008年被評為國家級特色專業,旅游管理專業2010年被評為省級特色專業;地理實驗教學中心和環境實驗教學中心被評為“省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形成地理科學、旅游管理2個省級人才培養模式創新試驗區和自然地理學、人文地理學、旅游管理3個省級教學團隊。學院為陜西省旅游企業經理培訓定點單位,具有國家級旅游規劃設計甲級資質;并獲得陜西省土地規劃乙級資質證書。
學院在教學改革和管理方面成績突出,從1996到2012年,學院連續5次獲得“陜西師范大學優秀教學單位”稱號,并被評為陜西省文明單位。
建院以來,學院發揮多學科綜合的優勢,以推動區域資源、環境、人口和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為目標,圍繞西北地區環境演變與人地關系協調、區域生態環境評價與綜合整治、全球變化與自然災害、土地資源開發與地價評估、風成過程動力學、人口與健康地理、旅游客源市場、旅游資源開發、旅游景區規劃和城市與區域研究等為主題,開展了大量的基礎性、應用性和交叉性研究,取得了重要的理論進展,解決了區域經濟社會發展中的許多問題。這些研究成果,不僅豐富了本學科的理論體系,也為各級政府部門的決策提供了重要的科學依據。在這些研究過程當中,逐漸形成了學院的優勢研究方向。近十年來,承擔并完成國家級、省部級重點科學研究課題和土地資源定級評價、旅游景點規劃等共200多項,為推動本學科的發展和區域經濟社會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在科學出版社和高教出版社等出版專著和教材90余部;在國際SCI期刊、國內權威和核心期刊等發表學術論文1700多篇;有50多項教學和科研成果獲得國家級和省部級獎勵,科研成果在全國同類院系名列前茅。
學院現在擁有自然地理學實驗室、GIS實驗室、環境科學實驗室、土壤與沉積分析實驗室、黃土高原環境動力學實驗室、OSL/TL斷代實驗室、環境輻射實驗室等大型綜合實驗室。實驗室配備各種現代化大型分析儀器設備200多臺(套),總價值超過3700萬元。主要有風洞、X熒光元素分析儀、TOC分析儀、OSL/TL斷代系統、Arcinfo、Mapinfo等多種原版GIS軟件,新建氣象觀測園、數字旅游模擬實驗室、水資源與工程綜合實驗室,擁有旅游管理專業實習實踐基地---陜西學知旅國際旅行社。
學院資料室現有資料室面積180平方米,共有圖書3.8萬余冊,生均圖書達55.6冊,生均年進書量達5.1冊。學院教學設施完善,擁有現代化的電子閱覽室、多媒體報告廳、多媒體教室,開通多種中文、外文期刊與圖書數據庫,可以滿足我院廣大師生借閱、閱覽的要求。
2012年教育部學科評估高校排名結果顯示,我校一級學科地理學排名第八(并列);2006年,中國科學院、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聯合主辦的《科技時報》上,由武漢大學中國大學評估組完成的中國大學評估報告顯示,我院旅游管理專業名列全國旅游管理專業第四名;2007年,中國科學院我國高校研究生培養評估顯示,我院旅游管理專業進入中國旅游管理學科專業A++行列,名列全國高校第三名。2007年教育部的《中國高校哲學社會科學發展報告2007》的專題篇《全國高校與其他研究機構哲學社會科學學術影響力統計》中,我院人文經濟地理學科以發表學術論文18篇位列該學科全國排名第二位,僅次于復旦大學(22篇),在《全國哲學社會科學學術機構各學科論文被引次數排序表》中,人文經濟地理學科學術論文以24次的被引次數位居各學科論文被引次數排序表全國排名第二位,僅次于北京大學(被引次數36次)。
70年來,學院累計培養全日制本科生和研究生六千多人,大多數已成為我國地理科學、資源環境、區域規劃、生態環境建設、旅游企事業管理、教育科研部門的專業技術骨干和學科帶頭人,其中許多已成為國內外知名專家和企業領軍人,受到社會的廣泛好評,為區域經濟與旅游發展做出了貢獻。近五年來,學院免費師范畢業生就業率100%,學院畢業生平均就業簽約率保持在92%以上。
辦院目標:建設以地理教育為主要特色的一流學院
辦院理念:民主開放辦院求真創新治學
學院院訓:慎思行遠求實
學院院風:經緯天地知行合一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考研信息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
了解考研最新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