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
溫州醫學院研究生病理學與病理生理學專業介紹如下:
病理學與病理生理學碩士點專業簡介
方向一:病理學學科簡介
本學科共有教授、主任醫師12名,副教授、副主任醫師7名,博士生導師2名,碩士生導師9名,留學歸國人員4名,兼職教授6名,曾獲浙江省151人才,浙江省高校中青年學科帶頭人,浙江省教壇新秀,溫州市551人才,溫州醫學院優秀教師,溫州醫學院青年骨干教師,溫州醫學院教壇新秀。
本學科在科研上已形成了穩定的六個研究方向:臨床病理學、免疫病理學、生殖內分泌病理學、血液病理學、神經病理學和糖尿病及并發癥研究。近5年已完成和在研的課題有20余項,課題經費達300余萬元,其中主持國家自然基金課題2項,主持省科技廳國際合作課題1項,主持、參與省自然科學基金課題3項,主持衛生廳、省教育廳、省中醫藥管理局及溫州市人民政府、溫州市科技局等課題20余項,發表論文近200篇,其中SCI收錄20余篇,出版專著10余部,獲省廳級科技成果獎7項。
本學科注重與國際的交流合作,2005年與美國洛克菲勒大學共同成立了溫州醫學院分子病理中心,并與耶魯大學醫學院、德克薩斯大學MD ANDERSON 腫瘤中心、紐約州立大學石溪醫學院以及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學四所國際一流的醫學院校在臨床新技術的開展、人才培訓以及科研方面建立了協作關系。
方向二:病理生理學學科簡介
本學科方向目前共有教授4人,副教授3人,講師7人,其中博士生導師2名,碩士生導師5名。擁有包括浙江省151人才、溫州市551人才、浙江省高校中青年學科帶頭人、浙江省教壇新秀、溫州醫學院教學名師、溫州市優秀教師及溫州醫學院優秀教師等人員。部分專家擔任中國病理生理學會常務理事、中華臨床醫學會常務理事、中國病理生理學會炎癥、感染、發熱、低溫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中國病理生理學會缺氧和呼吸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等職務。
主要研究方向有臟器缺血-再灌注損傷發生機制的基礎及臨床研究;低氧性及低氧高二氧化碳性肺動脈高壓發病機制的研究;糖尿病并發癥發生機制及其防治等。近5年來共獲得各類科研課題60余項,其中國家級、省部級項目15項,獲縱向資助經費500余萬元;獲得各級科研成果獎30項,其中省部級科研成果獎5項;發表論文300百余篇;獲國家發明專利授權1項,實用新型發明專利授權2項。主編教材和參考書18部,參編教材和參考書13部。
本學科方向注重與國際的交流合作,與美國華盛頓州立大學生理學部、斯坦福大學醫學院、亞特蘭大心血管研究中心在新技術的開展、人才培訓以及科研方面建立了協作關系。目前已培養碩士生40余人,其中3人獲浙江省優秀畢業碩士生。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
了解考研最新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