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
浙江科技學院研究生應用化學專業介紹如下:
應用化學是2013年經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批準的碩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化學工程與技術”下轄的二級學科碩士學位授予點。本學位點依托“化學工程與技術”浙江省“十二五”重點一級學科、浙江省農產品生物與化學加工重點實驗室、浙江省農副產品生化制造重點科技創新團隊、浙江省引進大院名校創新載體-中德ZEHN聯合研究院、國家工程實踐教育中心、國家級特色專業、浙江省“十二五”優勢專業、教育部首批卓越工程師人才培養計劃試點專業等學科平臺。
本學位點主要研究特色:農林生物質化學加工技術。重點開展農林生物質資源化學轉化過程的共同規律與共性技術研究,通過化學反應與分離技術,實現農林生物質資源的化學轉化和綜合利用。重點研究領域為功能成分結構特性、分子水平提取、分子改性修飾與組裝等,使農林生物質資源加工向分子水平推進,開發高值生物源綠色化學品、生物源醫藥原輔料等。在生物基糖化合物分子修飾、生物質高壓催化氫化與氫解轉化、木質纖維素類生物質三素拆分與轉化等方面進行了創新性前沿探索和研究開發,取得了顯著的經濟和社會效益。
近5年來,學科完成和承擔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浙江省重大科技專項等65項科研項目,科研經費900多萬元。發表學術論文113篇,其中三大索引收錄24篇,出版專著及教材2部,申請和授予發明專利7項;獲省部級以上科技獎1項。
本學位點負責人:楊瑞芹教授、碩導,日本國立富山大學博士,日本國立富山大學訪問學者,日本富山縣立大學學術交流,浙江科技學院生物與化學工程學院副院長兼實驗中心主任。國家級特色專業、首批教育部卓越工程師培養計劃試點專業、國家級工程實踐教育中心等教學教育平臺建設的主要參與人。主要研究方向為碳一化學品的催化轉化、生物質基清潔能源、催化劑及多項催化反應等。主持和參與完成國家科技部、教育部、省級、廳局級科研項目20余項;獲省部級科技成果獎2項;在國內外學術刊物Journal of catalysis、Applied Catalysis等上發表學術論文80余篇,其中20余篇被SCI和EI收錄。已與其他教學、科研單位聯合培養碩士研究生3名。
學位點學術帶頭人:椿范立教授,博士生導師,日本東京大學工學博士。國家特聘專家,國家海外杰出青年基金獲得者,2010年中國科學院“國家****”人才。主要從事石化基和生物基新材料新能源的相關反應催化劑及合成手段的研究,包括:1)石化基與生物基F-T合成清潔液體燃料;2)低溫合成甲醇新工藝;3)超臨界相催化反應;4)生物質氫化等。曾獲得日本學術振興會獎、日本石油學會獎、日本能源學會進步獎、日中科學技術交流協會獎等。在ACR、JACS、Angew、Chem. Commun.、Chemistry-A Europe Journal等國際學術期刊發表論文260多篇,著書9本,授權日本發明專利28項。建立實驗工廠4座,獲日本政府資助項目10余項,研究經費近20億日元。
學位點學術骨干:路勝利副教授、碩導,浙江大學工學博士、奧地利林茨大學博士后,省高校中青年學科帶頭人,省新世紀151人才工程第三層次,中國能源學會理事,浙江科技學院教務處副處長。主要研究有機/聚合物光伏材料及太陽能電池器件、染料敏化薄膜太陽能電池及產業化、有機/無機雜化太陽能電池、聚合物電致發光材料及器件等。毛建衛教授級高工,碩導(兼),詳見化學工程學位點介紹。
該學科方向擁有正高5人、副高8人、博士11人,碩士生導師4人。
學位點研究方向:(1)綠色合成與分離技術;(2)生物基化學品制備技術;(3)生物活性物和天然產物化學;
聯系地址:浙江科技學院生物與化學工程學院
聯系人:樓老師
聯系電話:0571-85070375
郵編:310023
E-mail:loujianzust@126.com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
了解考研最新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