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
華中師范大學研究生中國古代史專業介紹如下:
歷史學中國古代史碩士培養方案
(學科專業代碼:060106授予歷史學碩士學位)
一、學科簡介
中國古代史專業曾是國學大師錢基博、張舜徽等曾經執教和研究的重要領域之一,多年來涌現出諸多全國知名學者,推出了一批高質量的學術成果,在國內學術界產生了較大影響。
目前形成了老中青相結合的學術研究和人才培養梯隊,學術方向呈多元發展格局,并日益與學術前沿接軌。專業有多項國家社科基金項目、部省級人文社科項目以及各種橫向資助項目在研。
該專業已培養上百名高質量的碩士研究生,主要去向包括在以高校為主的各級學校任教或擔任行政工作,進一步攻讀博士學位,以及出國深造。其中,不少畢業生在工作崗位上已經取得了突出的成績,并表現出極大的發展潛力。
二、培養目標
中國古代史專業的研究生在更廣泛和扎實地掌握專業基礎知識體系的前提下,大量閱讀原始文獻材料和今人研究成果,并一定程度涉獵相關學科的理論和方法,形成較好的專業理論基礎和學科知識結構,逐漸具備獨立從事創見性研究的能力。治學與做人并重,在專業訓練的同時,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質和健康的身心,以及強烈的集體意識和合作精神。
三、研究方向簡介
中國古代史專業現有3個方向,即秦漢史、宋史和明清史,主要為斷代史,但不局限于斷代史,表現出斷代史與專題史融合的趨勢。
研究方向一:秦漢史
簡介:立足于統一王朝的開創時期,關注秦漢時期的政治、經濟、文化與社會,并向前后拓展。近年來,對兵學與各類群體進行了較多的研究。
研究方向二:魏晉隋唐史
簡介:全面深入研究魏晉至隋唐的政治、經濟、文化、社會,尤其注重對于魏晉南北朝思想文化和社會變動的研究。
研究方向三:宋史
簡介:全面、深入地考察兩宋時期的政治、經濟與文化,近年來對于宋代經濟予以了較多的研究,并逐漸與中國古代生態環境史進行交叉。
研究方向四:明清史
簡介:在明清時期政治、經濟、文化與社會的整體背景下考察具體問題,尤其關注社會群體與地方力量與社會的互動。近年來多從社會史的視角開展研究。
四、學習年限
碩士研究生可以分階段完成學業,學習年限一般為2—3年,最長不超過4年。如果提前完成培養方案規定的課程,其他培養環節的考核符合學校提前畢業的要求,完成學位論文,在校學習時間達2年及以上,可申請提前畢業。申請提前畢業的碩士研究生,于每年10月填寫申請表,經導師和院主管研究生負責人同意,報研究生處審批。
研究生一般不延長學習年限,如需延長學習年限,于每年10月由研究生本人提出申請,填寫申請表,經導師和院主管研究生負責人同意,報研究生處審批。申請延長學習年限,不能超過學校規定的最廠學習年限,并在此期間,不享受普通獎學金和優秀獎學金。
五、課程設置與學分
研究生課程學習實行學分制,總學分為36—38學分。學位公共課為9學分,其中外語5學分,科社2學分,馬列原著2學分;學位專業課、指定選修課和任意選修課為25—27學分。實踐環節為2學分。同等學力、跨學科、專業錄取的研究生,應在培養計劃中增加補修本專業本科(碩士)主干課程,并要求通過考核,取得及格成績,但不計學分。
六、實踐環節
實踐環節包括教學實踐、學術活動兩部分,各占1學分。
教學實踐必須面對本專業本科學生,一般安排在第二學年進行,實踐內容可以是講授部分本專業課程,也可以輔導答疑、批改作業、輔導或協助指導本科生課程設計和畢業論文,教學實踐的工作量為17學時,學生要填寫《華中師范大學碩士研究生教學實踐考核表》已有3年相關工作經歷的研究生,可以免修教學實踐。
學術活動要求必須參加本學科的學術活動8次以上,其中1次必須是校外學術活動,每次都要有1000字以上的學習報告,并填寫《華中師范大學碩士研究生學術活動考核表》。實踐活動結束后,由導師或導師組進行考核,確定合格或不合格。
七、科學研究
三年畢業的碩士研究生不作發表論文的硬性規定,申請提前畢業的研究生在校期間必須有署名單位為華中師范大學,且以第一作者身份公開發表的本專業學術論文2篇。
八、學位論文
學位論文工作是研究生培養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對研究生進行科學研究的全面訓練,是培養研究生創新能力及綜合運用所學知識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能力的主要環節。
鼓勵碩士生參與導師承擔的科研項目,注意選擇有學術價值的課題,并要有新見解。
培養方案應對學位論文工作的全過程,如開題報告、論文工作檢查、論文評閱和答辯程序等環節和要求作出具體規定,切實保證學位論文的質量。
學位論文答辯按照《華中師范大學學位授予工作實施細則》進行。
九、培養方式與方法
本專業采用指導組集體培養與導師具體負責相結合的培養方式,充分發揮導師的主導作用,努力體現“以生為本”的辦學理念和“因材施教”的教育思想,引導研究生學習的主導性和自覺性,指導研究生按時制定好個人的培養計劃。
導師應更多地采用啟發式、研討式的教學方式,引導學生參加必要的學術講座和報告、學術研討、社會實踐和調查等活動,加強學生學術綜合能力的訓練和培養。
導師要管教管導,做好研究生的日常思想教育工作,協助院、職能部門處理研究生的突發事件。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考研信息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
了解考研最新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