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
大連理工大學研究生有色金屬冶金專業介紹如下:
有色金屬冶金學科介紹
(專業代碼:080603)
東北大學有色金屬冶金學科于1951年在我國首建,1981年首批建立博士點,所在的一級學科設有博士后流動站,是我國第一批“211工程”重點建設學科和冶金一級學科博士授權點,2001年成為國家重點學科。同時,本學科也是國家“985工程”的重點建設學科。依托本學科建設的科研基地包括“多金屬共生礦利用教育部重點實驗室”、“教育部材料先進制備技術工程研究中心”和“有色金屬冶金過程技術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本學科在新型鋁電解槽研發、低溫鋁電解理論與工藝、鋁電解槽余熱回收、稀土冶金新技術、稀土礦清潔生產技術、鋁資源利用和過程強化技術、攀枝花釩鈦磁鐵資源綜合利用、自蔓延冶金技術、生物冶金技術、高壓濕法冶金技術、大尺寸泡沫鋁板材制備技術、新型反應器設計與模擬、冶金過程中的氣泡行為、清潔提釩、新型鎂冶煉、冶金法制備高純金屬及高熔點合金等領域處于國內領先水平,部分成果達到世界領先水平。多年來學科已形成了一支結構合理、素質過硬的學術隊伍,現有教授16人、副教授16人,其中博士生導師13人,全部具有博士學位,并與美國、日本、挪威、俄羅斯、法國、加拿大、澳大利亞、新西蘭等國家,以及國內各相關高校、科研院所和企業等有廣泛的學術交流與合作。近三年承擔和完成了國家級科技項目(包括國家“973”計劃、“863”計劃、國家科技支撐計劃項目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項目50余項,累計科研經費近億元;科研成果獲省部級以上科技成果獎20余項;出版專著15部;申請發明專利100余項。
本學科研究方向包括:有色金屬冶金過程的基礎理論、特殊冶金及反應工程學、冶金過程工程裝備與控制、多金屬共生礦及二次資源梯級利用理論與清潔化技術、有色金屬材料先進制備技術。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
了解考研最新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