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
大連理工大學研究生新聞傳播學專業介紹如下:
050300新聞傳播學
1、學科簡介
本專業旨在培養德才兼備,掌握當代新聞理念、職業素養和傳播技能的高層次新聞專門人才。畢業研究生須具有扎實的新聞理論功底、較寬的知識面、較高的外語水平、較強的新聞業務能力、科學研究能力和社會活動能力,能在新聞媒體、新聞院校、新聞科研機構從事新聞采編、新聞教學與科研等工作;或在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及其它相關單位從事宣傳、公關、文秘、管理等工作。
該碩士點有教授6名,副教授7名,兼職教授數人。該碩士點以廣播電視新聞學本科專業為依托,在師資隊伍、教學研究、教學管理、人才培養等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成績,積累了豐富的辦學經驗。近幾年承擔國家、省、部級社會科學基金項目30余項,特別是在新聞傳播學研究方面取得了較豐碩的成果。在重要的學術期刊和國內外重要學術會議上發表論文260多篇,出版學術專著35部,獲省、部級各類科研獎項40余項。
2、研究方向
該學科點按一級學科招生,在新聞學、傳播學二個二級學科方向均形成了自己的特色:
學科方向一:新聞學方向
在新聞學方向,本學科形成了以下幾個特色的研究領域:1、理論新聞學研究:該研究為本學科點的傳統優勢方向,理論新聞學主要研究新聞的本質特征和新聞傳播活動中的各種矛盾關系以及新聞事業在社會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它的社會功能和特點,它的工作原則、方法和一般規律。2、歷史新聞學研究:歷史新聞學主要研究中外新聞出版事業產生和發展的歷史以及中外新聞界名人、名報(刊、臺)史。它探討的是新聞傳播活動產生的背景及條件;其演進與發展的特點及規律;以及名人、名報(刊、臺)等在整個傳媒業發展中的地位和作用等。本學科點尤其側重日偽時期東北(大連)新聞史研究。3、實務新聞學研究:實務新聞學主要研究新聞采訪寫作、新聞編輯、新聞評論等新聞業務方面的應用知識。它探討的是新聞采訪、寫作、編輯、評論等方面的技能方法和一般規律。探討因媒體業務而牽涉到的媒體法制及倫理問題。4、新媒體研究:新媒體是新聞傳播學研究的一個熱點,該學科點指導老師承擔了國家教育部、遼寧省社科基金的相關課題,在國際學術會議及相關刊物上發表了20余篇論文,出版著作2部。
學科方向二:傳播學方向
在傳播學方向,本學科形成了以下幾個特色的研究領域:1、傳播理論研究:傳播理論研究主要關注傳播理論發展過程中出現的重大問題以及西方傳播學理論的發展趨勢。將傳播學研究置于全球化的背景下,運用多學科、多視角的研究方法,對于媒介、社會以及受眾開展多角度的研究。研究范圍:一是媒體理論與實踐問題,如媒體與受眾、媒體與社會、新聞與出版等;二是各類傳播理論問題,如人際傳播、國際傳播、科技傳播、傳播心理等;三是媒介效果問題。2、媒體經營與管理研究:注重對傳播媒體的集團化及產業化的研究,先后承擔了新世紀我國傳媒國際競爭力提升戰略研究、中日傳媒比較研究、遼寧日報報業集團在非省會城市異地辦報的發展模式研究、遼寧傳媒產業與形象塑造研究等課題,在國內外重要核心期刊發表了36篇論文。3、廣告與編輯出版研究:在廣告傳播理論方面,注重中國文化與廣告、廣告媒體、廣告法規與職業道德等的研究,承擔了教育部、中宣部等課題十余項,發表論文40余篇,出版學術專著7部。
3、碩士研究生入學考試科目
①101思想政治理論
②201英語一或202俄語或203日語
③619新聞傳播史論
④865新聞傳播實務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考研信息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
了解考研最新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