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
一、什么是MPA
MPA是公共管理碩士(Masterof Public Administration)的英文縮寫。MPA學位教育培養的是從事公共事務、公共管理和政策研究等方面的高級人才,為公共部門,特別是政府機關和非盈利機構培養具有現代公共政策、公共事務或公共管理理論素養,掌握先進分析方法及技術,精通某一具體政策領域的領導者、管理者和政策分析者。在培養中,重視實際能力和素質的培養,教學內容面向社會實際,尤其是公共管理方面遇到的問題。MPA屬職業背景教育,學習方式以在職學習為主,強調直接面向公共管理領域實施專業學位教育,教學方法采用課堂講授、研討、模擬訓練、案例分析及社會調查等多種形式,教學目的在于公共管理實際能力的培養和訓練。因此,與實際的政府部門及非政府機構相結合,有目的、按系統合作培養公共管理人才是MPA教育的根本特點。從這個特點出發,MPA教育的起點不是從高校的教科書開始,也不是從教授們創立學說、體系的動機開始,而是從公共管理領域中存在的問題開始,著力解決現實中需要解決的問題。公共管理碩士(MPA)專業學位培養目標是政府部門及非政府公共機構的高層次、應用型專門人才。
二、MPA在國外的發展情況
在國外,MPA是一種應用性而非學術性的研究生學位。作為一種專業學位,MPA最先是在美國發展起來的,1942年美國希拉丘斯大學馬克斯韋爾公民與公共事務學院首次創辦該專業。現在,MPA教育在歐洲、北美很多國家十分盛行,MPA與MBA(工商管理碩士)、法律學碩士一起成為歐美國家文科職業研究生教育的三大支柱。各個國家、學校的MPA學制不一,學習方法有全日制、在職或業余三種,課程也分必修、選修和實習。畢業生主要是到政府部門、非政府公共服務機構從事公共管理工作。
三、MPA在中國的發展前景
MPA教育是適應社會發展產生的。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系的逐步完善,各級政府在推動經濟及社會協調發展中的作用和管理手段也在發生著深刻的變化。這種變化要求我國建立起一個高效、協調、規范的公共政策管理體系,由此對各級公務員及其他公共管理部門管理人才的培養提出了迫切要求。同時,隨著政府職能的轉變,過去很多由政府包下來的公共事務管理職能也將由非政府的公共管理或服務部門完成,社會對這方面人才的需求也越來越強烈,MPA在中國的發展勢頭非常強勁。
四、中國科學技術大學MPA培養方向
依托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學科優勢,通過整合集成全校資源,現階段確定四個特色性培養方向:資源環境管理、公共(科技)政策、社會保障、傳媒管理,與這些方向相關的學位點情況綜述如下:
管理方向:學校在環境科學與大氣、極地環境、綠色化學、水資源管理、城市環境管理領域有較豐碩的研究與教學積累,現有環境與大氣碩士點、綠色化學博士點方向,環境科學博士點。其中,綠色化學從本科至研究生方向為全國高校獨有,并專門成立了校級綠色科學中心。
公共(科技)政策方向:支撐學位點有管理科學與工程一級學科博士點、行政管理碩士點。在科技政策、科技管理、信息管理、人力資源管理、組織行為管理等相關方向上有很強的科研與教學力量,保持著高水平的國際交流與合作。
社會保障方向:支撐學位點有金融(含保險)碩士點、統計學博士點及碩士點,會計學碩士點。目前是美國友邦保險精算的掛牌基地,曾獲得北美精算師全球最佳成績。在社會保障系統建設、金融風險分析、電子金融、災害分析等相關方向上有高水平建樹。
傳媒管理方向:支撐學位點有傳播學碩士點,并與香港合建有電子編輯實驗室。在國家各層次傳播事業管理領域有較深度的參與(特別是在科技傳播與數字化傳播方面)。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
了解考研最新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