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
083500軟件工程專業
1、《軟件工程的理論與方法》主要研究軟件開發過程中新的理論、技術、方法和工具,包括需求分析技術及形式化方法、軟件體系結構、面向服務的體系結構、分布式系統與網絡軟件技術、部件技術、逆向工程和再工程、軟件測試技術、軟件工具環境技術、項目管理等。
2、《網絡環境下軟件理論與技術》主要研究無線傳感網、衛星網、網格計算、對等計算、云計算、分布式計算等網絡環境下的軟件體系結構、軟件開發平臺、軟件工程方法與技術;智能Agent、軟件形式化、軟件建模、軟件分析與測試、模糊邏輯等軟件理論和方法等。
3、《信息網絡與通信軟件》主要從網絡與通信系統需求出發,研究與開發網絡與通信軟件及其支撐技術,包括網絡管理軟件、網絡協議模型、異構網絡互連技術及應用軟件、無線網絡及應用軟件、泛在網絡技術及應用軟件、下一代互聯網及應用軟件、自組織網絡及應用軟件等。
4、《模式識別與智能軟件》主要研究內容包括模式鑒別分析理論及生物特征識別應用軟件,主要研究線性鑒別分析、二維鑒別分析、非線性鑒別分析理論和方法,以及人臉、掌紋等生物特征的識別和信息檢索軟件等;數據挖掘及應用軟件,主要研究知識提取、數據挖掘中的現代智能技術等;智能信息獲取、分析、處理技術及應用軟件。
5、《軟件安全與可信計算》主要以基于主機與網絡平臺的軟件安全與可信計算的研究為核心,研究內容包括:軟件安全理論與技術、安全軟件開發技術;云計算、物聯網和對等網等新型網絡計算系統中的可信機制、軟件安全性與可信性評估與度量機制等研究方向。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
了解考研最新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