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
“生態學”專業簡介
專業簡介:(格式:學科級別、核準招生時間、主要研究方向的研究內容介紹、導師隊伍(含姓名和研究方向)、研究條件、近年主要研究課題和成果)
學科級別:二級學科核準
招生時間:2002年
主要研究方向的研究內容介紹:生態學是研究從分子、個體到種群、群落、生態系統和生物圈等多個層次生物與環境之間相互關系及相互作用的學科,它的本質是探討生物的生存技巧。隨著生態破壞和環境污染的日益加劇以及全球變化對人類生存和發展產生的重大影響,使生態學逐漸成為指導人類社會可持續發展的核心學科,其在現代生物學中的地位以及解決和協調人類經濟社會發展與生態環境問題中的作用日益凸現,應用前景十分廣闊。南京農業大學生態學研究起步于20世紀80年代中期,多年來通過相關學院的共同努力以及多學科交叉融合,初步形成了較為完整的生態學教學與科研體系。
目前本專業主要有以下研究方向:
1、信息生態學:運用全新的信息處理理念和現代計算機技術分析和處理日趨膨脹的生態學信息,尋求生態系統整體水平的規律, 解決生態學中的重大問題。
2、污染生態學:主要研究生物系統與污染環境系統之間的相互作用規律以及污染生態系統的控制和修復。
3、恢復生態學:重點研究生態系統退化的過程和機理以及退化生態系統的恢復與重建的基本理論、技術與方法。
4、環境生態學:主要研究生物系統與環境生態因子的相互關系、作用機理與調控模式。
5、農業生態學:主要研究農業生態系統的結構、功能和調控規律以及農業生態系統的優化設計與可持續管理對策。
6、分子生態學:應用分子進化和群體遺傳學的理論以及分子生物學的技術手段研究種群的時空結構和動態、種群的進化歷史、表型變異的遺傳基礎和生態適應以及物種形成和分化等。 7、行為生態學:應用生物進化理論分析、解釋動物的行為及生態適應性。 8、全球變化生態學:主要研究全球變化條件下生態系統的過程與響應機理。
導師隊伍(含姓名和研究方向):本學科現有博士生導師15名,碩士生導師16名,全部具有博士學位和出國留學或進修經歷,指導研究生經驗豐富。
曹衛星教授:博士和碩士生導師,主要研究方向為信息生態學。
胡 鋒教授:博士和碩士生導師,主要研究方向為恢復生態學。
卞新民教授:博士和碩士生導師,主要研究方向為農業生態學。
翟保平教授:博士和碩士生導師,主要研究方向為信息生態學。
潘根興教授:博士和碩士生導師,主要研究方向為污染生態學。
黃 耀教授:博士和碩士生導師,主要研究方向為生態系統模擬。
李輝信教授:博士和碩士生導師,主要研究方向為污染生態學。
周治國教授:博士和碩士生導師,主要研究方向為農業生態學。
洪曉月教授:博士和碩士生導師,主要研究方向為分子生態學。
李保平教授:博士和碩士生導師,主要研究方向為行為生態學。
姜 東教授:博士和碩士生導師,主要研究方向為農業生態學。
代靜玉教授:博士和碩士生導師,主要研究方向為污染生態學。
李福春教授:博士和碩士生導師,主要研究方向為恢復生態學。
趙言文研究員:碩士生導師,主要研究方向為環境生態學。
研究條件:南京農業大學生態學科為跨學院共建的交叉學科。學科以農業資源與生態環境研究所、作物生態研究室、土壤生態實驗室、昆蟲生態實驗室等專業研究所室為依托,擁有從分子生態學到生態系統生態學研究所需要的各種先進儀器設備以及實驗基地,科研經費充足,并可為研究生提供助研崗位。此外,學科重視國際交流與合作,與美、英、德、日等國的十多所著名大學和研究機構建立了合作關系,除了教師出國合作研究或進修外,每年還安排數名研究生短期出國學習,為研究生培養提供了較為優越的條件。
近年主要研究課題和成果:目前本學科承擔國家重大基礎研究規劃項目(973項目)、國家高技術發展項目(863項目)重大專項、國家科技攻關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和面上項目、國際合作項目以及其他部省級重點課題80多項。近3年來,本學科共發表學術論文280多篇(其中SCI論文60多篇),出版專著和教材近10部,獲得省部級以上科技成果獎10余項以及一批國家發明專利和實用技術專利,在國內外產生了一定的影響。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
了解考研最新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