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
東南大學軟件學院軟件工程碩士研究生專業介紹
一、基本情況
東南大學是中央直管、教育部直屬的全國重點大學,是“985工程”和“211工程”重點建設的大學之一,是國務院首批可授予博士、碩士、學士學位和審定教授、副教授任職資格及自批增列博士生導師的高校。東南大學軟件學院創建于2001年12月,是國家教育部和原國家發展計劃委員會首批批準成立的35所“國家示范性軟件學院”之一,是江蘇省教育廳、江蘇省學位委員會確立的江蘇省首個“軟件工程研究生聯合培養示范基地”,江蘇省首批“江蘇省國際服務外包人才培訓基地”,教育部“工程應用型軟件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
2007年11月,東南大學與蘇州市政府簽署了合作協議,在蘇州工業園區獨墅湖高等教育區合作共建東南大學軟件學院(蘇州),重點培養軟件工程專業碩士研究生,為國家和地方培養高層次、工程型、復合型、國際化的軟件精英人才。從2008年起東南大學軟件工程專業碩士研究生全部在軟件學院(蘇州)培養。
學院按照全新理念、全新機制、全新模式進行國際化辦學,依托學校優勢學科,投入一流的師資,建立一流的教學實驗環境,全面優化培養體系,與國內外著名軟件與IT企業精誠合作,努力把學院建成國內培養高層次、工程型、復合型、國際化軟件與IT 人才的重要基地,為國家和地方經濟的快速發展和社會進步服務。
二、專業方向
軟件學院(蘇州)下設軟件工程系、網絡工程系、微電子技術系、信息技術系和數字藝術系。各系主要研究方向如下:
軟件工程系:軟件開發技術、嵌入式軟件技術、軟件服務工程、計算機 圖形與三維動畫、軟件項目管理、企業信息化。
網絡工程系:網絡與信息安全、網絡工程與網絡管理、網絡系統軟件設計。
微電子技術系:集成電路設計、嵌入式系統。
信息技術系:智能電網、智能交通、融合通信、虛擬儀器。
數字藝術系:影視動畫創意與制作。
三、培養目標
1、軟件工程系
依托東南大學計算機科學與工程學院、軟件學院優勢學科,以國內外軟件企業人才需求為導向,面向國民經濟信息化建設和發展的需要,培養具有專業領域知識、能夠熟練使用軟件開發工具和平臺、具有獨立進行軟件設計與開發能力、能夠承擔企業軟件研發需求分析師、軟件構架師、項目經理等職務的軟件工程師。
指導老師:李必信,羅立民,鮑旭東,舒華忠, 鄧建明,金遠平,高志強,陳漢武,翟玉慶,漆桂林,戚嘵芳,王紅兵,王巖冰,張志政,周曉宇,徐立臻,何潔月,姜浩,李小平,劉亞軍,呂建華,倪巍偉,王世杰, 於文雪,羅軍舟, 龔儉,吳國新, 汪蕓, 沈軍, 丁偉, 吉逸, 曹玖新, 陳鋼, 沈卓煒, 宋愛波, 陶軍, 曹爭, 程光,徐造林,楊全勝、耿新、張敏靈等。
咨詢電話:025-83790686,15380920506 郵箱:cose@pub.seu.edu.cn
2、網絡工程系
依托東南大學計算機科學與工程學院、軟件學院優勢學科和東南大學“計算機網絡與信息集成”教育部重點實驗室、“網絡與信息安全”江蘇省重點實驗室、“計算機網絡技術”江蘇省重點實驗室、中國教育科研網華東(北)地區中心等,通過系統的理論學習和實際網絡工程項目實踐,培養學生掌握扎實的網絡與通信技術基礎理論知識和專業知識,提升學生網絡軟件開發、網絡系統分析設計、網絡管理等方面的能力,使之成為高級的網絡軟件開發工程師、網絡系統分析設計師、高級網絡管理人才。
指導老師:羅軍舟, 龔儉,吳國新, 汪蕓, 沈軍, 丁偉, 吉逸,曹玖新, 陳鋼, 沈卓煒, 宋愛波, 陶軍, 曹爭, 程光,徐造林,楊全勝,李必信,羅立民,鮑旭東,舒華忠, 鄧建明,金遠平,高志強,陳漢武,翟玉慶,漆桂林,戚嘵芳,王紅兵,王巖冰,張志政,周曉宇,徐立臻,何潔月,姜浩,李小平,劉亞軍,呂建華,倪巍偉,王世杰, 於文雪、耿新、張敏靈等。
咨詢電話:025-83790686,15380920506,郵箱:cose@pub.seu.edu.cn
3、微電子技術系
依托東南大學電子科學與工程學院,面向產業的需要,與Intel等國內外著名企業進行產學研合作,通過系統的理論學習、實驗、綜合項目實踐和企業實習,使學生扎實掌握嵌入式系統的體系結構、接口技術、產品開發流程等工程理論與技術,熟練使用主流開發、調試和測試工具,具備較強的嵌入式系統軟件、中間件、應用軟件及硬件的研究開發能力,能夠在多種領域中高效地進行嵌入式系統的開發,成為嵌入式系統技術開發和項目管理方面的應用型、復合型人才。
指導老師:時龍興、李智群、吳建輝、陸生禮、常昌遠、高懷、凌明、孫偉峰、楊軍、張萌、李冰等。
咨詢電話:025-83790511 郵箱:xyfic@seu.edu.cn
4、信息技術系
依托東南大學蘇州研究院各重點實驗室及工程研究中心強大科研團隊與優勢師資力量,針對蘇州乃至整個長三角地區對軟件人才缺乏的現狀,從電力、交通、物流、通信、國土、汽車等領域的業務需求出發,研究信息的感知、傳輸和分析過程中的方法和面向服務的軟件技術。滿足區域內創新型軟件企業不同層次的人才需求,培養出適合地方相關行業發展的全方位、復合型、創新型軟件人才。
指導老師:裴文江、張毅鋒、鄭建勇、趙劍峰、金 龍、張為公、王 慶、路小波、于向軍、李 微等。
咨詢電話:0512-62997280 郵箱:szyjy@seu.edu.cn
5、數字藝術系
東南大學藝術學科具有很強的學科優勢,目前具有國家重點學科、江蘇省重點學科、博士點、博士后工作站和一級學科碩士點。本方向將在動漫創意、動漫企劃、動畫軟件應用與開發、動漫創作與制作、動漫虛擬數據庫開發、動漫周邊產品開發等方面開展研究生培養。本方向還將與南京水晶石動畫公司、藍與白多媒體軟件有限公司、南京金鑰匙有限公司等多家著名動畫企業密切合作,共同從事動漫研發和人才培養,共同攜手打造高端動漫人才。
指導老師:王廷信、凌繼堯、劉道廣、胡平、尹文、李軼南、李成明、孫菁等。
咨詢電話: 025-52091106,13951672169 郵箱:101001823@seu.edu.cn
四、培養模式及培養措施
東南大學軟件工程專業碩士研究生的培養采用“1+1”教學模式,即第一學年為“研究生課程學習階段”,學生以在校學習研究生課程為主;第二學年為“工程實踐和論文撰寫階段”,學院將安排學生到國內外知名軟件企業、國外合作大學或東南大學蘇州產學研基地進行為期一年的實習,采取“雙導師”制,在校內導師和企業導師的共同指導下完成學位論文。
東南大學軟件學院(蘇州)的任課教師除具有豐富教學經驗的東南大學資深教師外,還聘請了美國普渡大學、密蘇里大學、巴克奈爾大學、臺灣交通大學、加拿大UNB大學等國外知名大學的教授及英國、日本軟件公司的高級工程師擔任授課教師。學院與微軟、IBM、愛立信、Oracle、Cisco等著名軟件企業合作,聘請企業高級技術專家參與研究生培養工作,一些專業課程和實踐課程聘請國內外知名企業的資深工程師進行授課。
學院大力推進教學改革和建設,積極引入國際上先進的教學資源,加強同國內外知名IT企業的合作,廣泛開展校企合作和國際交流,與 微軟、IBM、愛立信、惠普、Cisco、Oracle、Intel、Motorola、聯想、中興通信、華為、花旗軟件等 40 多家國內外著名軟件企業開展了全面的合作,建立了企業學生實習基地和校內聯合實驗室。學生在第二學年通過企業和學生的雙向選擇,將到這些合作企業實習一年,參與企業的軟件項目研發,為畢業后就業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學院十分重視與海外高校、研究機構和企業建立合作交流關系,在軟件人才培養、師資培訓、教學活動以及學生海外研學等方面開展實質性的合作和國際交流,聘請美國、愛爾蘭等國家和地區的教師任教;與愛爾蘭阿斯隆理工學院(AIT)、愛爾蘭考德大學(UCC)、日本早稻田大學、澳大利亞昆士蘭大學、美國普度大學、比利時GROUP-T大學、加拿大UNB大學、愛爾蘭Ericsson公司、印度Infosys公司等簽署了合作協議,聯合培養具有國際競爭能力的精英型軟件人才,學院每年均有部分學生去上述大學和企業進行研究和實習。
五、學習與研究環境
東南大學軟件學院(蘇州)位于中國蘇州工業園區獨墅湖高教區東南大學蘇州研究院。獨墅湖高教區和東南大學蘇州研究院為軟件工程碩士研究生的培養提供了一流的教學設施、科研環境和生活環境。獨墅湖高教區集聚了東南大學、南京大學、蘇州大學、中國科技大學、西安交大、中國人民大學等10余所國內外著名高校的相關研究與教學單位,區內有按國際先進標準建設的城市公共設施、現代化城市形態、免費的園內交通體系和完善的服務配套體系,有現代化的國家數字圖書館實驗館、設施一流的體育館、影劇院等。蘇州工業園區還有一大批世界500強企業,是軟件與IT專業研究生學習、研究的理想選地。
東南大學蘇州研究院是由東南大學和蘇州市人民政府全面合作共建,集科技創新載體建設、高新技術企業孵化、高層次人才培養、公共技術服務等多功能為一體的辦學實體,占地面積6.67公頃,總建筑面積約為6.2萬平方米。院內有軟件學院(蘇州)和11個部、省、市重點實驗室,現有全日制研究生800多人。軟件學院(蘇州)專門建立了9個專業實驗室(軟件開發及軟件測試實驗室、網絡通信及信息安全實驗室、數字多媒體實驗室、嵌入式實驗室、IC設計實驗室、虛擬儀器實驗室、動畫實驗室、三維掃描實驗室、動作捕捉工作式),1個能同時容納200人的大型軟件工程項目實訓基地,為研究生的培養提供了良好的學習和研究環境。
六、學歷與學位
學生在規定年限內修滿本專業培養方案中規定學分、成績合格、并通過碩士學位論文答辯,經校學位委員會審核批準后,授予東南大學軟件工程碩士專業學位證書,并獲得東南大學碩士研究生畢業證書。
七、就業前景
軟件工程專業碩士研究生按“高層次、工程型、復合型、國際化”軟件人才的目標進行培養,畢業生素質高,適應能力強、應用面廣、社會需求量大,絕大多數在軟件、電信、金融、電力、交通、航空航天、外貿等行業的中外資企業、國家機關、事業單位的技術、管理部門從事軟件設計、研究、開發、應用、咨詢、項目管理、質量保證等方面的工作,得到了用人單位的高度認可,畢業生供不應求,就業質量高,就業率100%。往年的畢業生到國內外著名軟件企業工作及進入國內外著名高校深造者達到了畢業生人數的近80%,相當一部分畢業生在微軟亞洲研究院、IBM、Ericsson、Motorola、SAP研究院、Autodesk、中興通信等著名軟件企業工作,平均年收入超過了十萬元,最高有畢業即獲二萬月薪者(2009年中國百度);還有不少研究生參加了與愛爾蘭、日本、比利時,加拿大等國高校的聯合培養,僅愛爾蘭就先后選派了50多名研究生去研修,已有40多人獲得對方學位證書,一部分留在愛爾蘭工作或繼續深造,一部分回國就業(在上海IBM、上海Ericsson、SAP上海研究院等單位)。
軟件人才是國家的急需人才,按江蘇省信息產業廳的估計,今后幾年僅江蘇省的軟件人才需求就有20多萬,對高級軟件人才的需求更為迫切,因此本專業具有很好的就業前景。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
了解考研最新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