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
一、概況
華東師范大學文藝學學科是中文系傳統優勢學科,徐中玉、錢谷融、黃世瑜、樓昔勇諸先生、在文藝學方面做出重要貢獻。徐中玉先生是本專業的開創者,在古代文藝理論研究方面成果豐富,影響很大;錢谷融先生的《論文學是人學》在當代文學理論研究領域影響深遠;黃世瑜先生參加以群主編的《文學的基本原理》編寫,這是文革前唯一的統編教材,他較早開設馬克思主義文論專題課程,專著有《馬列文論與文藝現實》,主編《文學理論新編》發行廣,影響大;樓昔勇先生較早開設美學專業基礎課,出版《美學導論》《審美教育論》《普列漢諾夫美學研究》等著作。曾長時間任教于文藝學的夏中義先生在文藝學學術史和思想史方面成果卓著。近年來,從國內名校陸續引進若干具有國際視野的青年學者,所有青年學者都有海外研修經歷,研修學校包括美國哈佛大學、杜克大學、加州大學、塔夫茨大學、伊利諾尹大學、加拿大英屬哥倫比亞大學等。各專業方向配置合理,形成優勢互補的良性學術生態環境,富有科研活力。
本學科現有專職教師10人,其中教授6人,副教授3人,講師1人,其中浦江學者1人,新世紀人才2人,多次獲上海社科成果獎項,方克強的文學人類學研究、朱國華的西方馬克思主義文論研究、殷國明的現代文論研究、朱志榮的中西美學比較、王峰的后期維特根斯坦美學研究在學界保持先鋒態勢。2000年至2014年,本學科承擔國家社科基金重點項目1項,國家社科基金一般和青年項目7項,省部級項目13項,出版著作十余種,方克強老師主持課程《文學概論》為上海市精品課程。本專業為博士學位和碩士學位授予點。
文藝學學科在國內同學科內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一級學會中國文藝理論學會掛靠本學科,學會創立于1979年5月,歷任會長為王元化、徐中玉先生。目前已經舉行過十三次全國性學術年會,每年還舉辦理事會、專題研討會和專注于培養和發現青年研究者的青年論壇。現任會長南帆,秘書長兼法人代表朱國華。學會會刊《文藝理論研究》是本學科最重要的刊物,創刊于1980年6月,由陳荒煤先生出任雜志主編,黃藥眠、陳白塵、徐中玉三位先生任副主編,雜志掛靠華東師范大學。1985年,徐中玉、錢谷融先生出任主編。刊物現任主編為譚帆和方克強教授。《文藝理論研究》為《中文社會科學引文索引(2010-2011年)來源期刊目錄》(南京大學)、《中文核心期刊要目總覽(2008年版)》(北京大學)和《中國人文社會科學核心期刊要覽(2008年版)》(中國社科院)來源期刊。刊物系國家社科基金第一批資助期刊。
二、主要研究方向
西方文論;古代文論;中西文論比較;人類學文論;中西美學研究;
三、主要導師
劉陽 陶國山 竺洪波 朱國華 朱志榮 方克強 王峰 褚瀟白
四、專業課程
文學研究方法論、西方文藝理論專題研究、中國文藝理論專題研究、文學社會學、小說與小說美學、文學詮釋學、西方文論名著導讀、文學人類學、宗教與文學。
五、研究生畢業后主要去向
本專業研究生理論思考能力較強,一般具有邏輯清晰的特點,一般從事中學教育、傳媒出版及機關、企事業行政等職業,部分學生選擇繼續攻讀博士學位。杰出者如南帆(張帆)現任福建社會科學院院長、福建省政協副主席,蔣述卓現任暨南大學黨委書記、廣東文聯主席,孫先科現任河南師范大學副校長,王長華為河北師范大學副校長,張建永為吉首大學副校長等。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
了解考研最新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