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
一、概況
華東師范大學政治學系,根據自身的師資特色與優勢,新近自主設立了“政治哲學與思想史”碩士研究生專業,已獲正式批準并納入招生目錄,首批計劃招收9名碩士研究生(含校內外推免生),于2015年秋季入學。
設立此專業旨在達成兩個主要目標。其一,就政治學的學科發展而言,政治思想史與政治哲學是重要的基礎性學科領域,而目前國內高校在這方面的研究與教學都較為薄弱。我校政治學系匯聚了十多名相關領域的優秀學者和教師,其規模與水平處在國內高校的領先地位,形成了學科發展優勢。此專業的設立試圖吸引有志于學習和研究政治哲學與思想史的優秀本科畢業生,為其職業發展或學術生涯創造第一流的教學培養條件。
其二,就政治學的實踐品格而言,此專業的設置基于深刻的歷史與現實問題意識。近代以來的中國發展及其世界觀念的改變,在人類歷史上具有重大意義。作為一個超大規模的文明-政治共同體,中國的興盛以及對人類文明的貢獻取決于自身的精神自覺與政治成熟,而這要求一種新的視野、知識與理論范式,要求同時在歷史與哲學維度中獲得對中國傳統以及(在全球交往過程中形成的)人類文明的總體性政治理解。本專業的設立,其最高目標是培養新一代的學術研究英才,能夠以綜合性的理論思考和開闊的視野,探索中國發展與世界變遷的重大問題。
“政治哲學與思想史”專業(教研室)目前有11名專職教師,其中博士生導師3名和碩士生導師5名,預計每年招生碩士研究生8-10人。本專業的研究生培養,將結合本教研室以及“世界政治研究中心”的系列研究規劃。在“重繪世界政治的知識圖景”的學術志向中,我們試圖重新整合中西政治思想史和政治哲學的現有資源,發展出一種既具歷史意識又有哲學品格的新型政治學。研究生在修讀指定的課程之外,將參加多種學術活動,包括“世界政治研究中心”舉辦每月學術沙龍。
二、主要研究方向
本專業分兩個研究方向:一是中西政治思想史,二是政治哲學。在思想史方面,在把握中西政治思想史的一般脈絡基礎上,著眼于對重大歷史轉折時段的人物和觀念的研究。就中國而言,有殷周之際、春秋戰國之際、秦漢之際、唐宋之際、近代與西方的接觸和交往、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等;就西方而言,有古希臘羅馬、中世紀與近代的變遷、歐洲近代政治的形成以及美國的政治實踐等。與此同時,也注重對于重要思想和宗教派別的研究以及重大歷史主題(如戰爭和政黨)的研究。
在政治哲學方面,在理解中國傳統思想和近現代西方哲學的基礎上,著眼于現代性背景下的政治哲學問題研究,包括政治正當性問題,主權理論,民主與法治的規范性哲學,普遍主義與特殊
三、主要導師
劉擎 邱立波 吳冠軍 馬奧尼 周保巍 林國華 李永晶 崇明
四、專業課程
學位基礎課:政治學研究的基本問題;政治思想史;社會科學研究方法
學位專業課(必修):政治學經典文獻研讀、當代政治理論、專業外語
學位專業課(選修):西方當代政治思想研究;歐洲近代政治思想研究;中國政治思想研究;亞洲政治思想研究;政治思想專題研究;西方政治哲學;政治與憲法。
五、研究生畢業后主要去向
培養具有豐厚的政治哲學與思想史基礎知識,同時兼具批判性思考能力的學術型碩士研究生。能夠以敏感的歷史與哲學意識,在開闊的理論視野,理解中國與西方的政治傳統演變與當代政治時間。
預期有半數左右的學生將在國內或海外著名大學繼續深造、攻讀博士。其余學生可在文化出版和新聞媒體領域就業,從事編輯、記者和項目策劃工作;或在學校和研究機構擔任行政助理、秘書等工作。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
了解考研最新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