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
一、概況
華東師范大學人口學科歷史悠久。1957年建立人口地理研究室,是教育部第一次批準的全國18個研究室之一,也是我國解放后建立的第一個高校人口研究機構。1981年設立人口研究室,1986年開始招收人口學專業的碩士生。2000年經教育部批準被授予人口學博士點,成為全國第四家具有人口學博士點的人口研究所。目前人口研究所與日本、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及我國香港臺灣地區的一些研究機構建立了廣泛的學術交流與合作制度,已累計培養培養博士生70余名、碩士生120余名,其中包括一批活躍在國內外人口學界的著名人口學家,如曾毅、楊云彥、李若建、王桂新、朱宇等。人口研究所既有國際知名的老一輩學者,如胡煥庸、桂世勛、朱寶樹和張善余等多位具有深厚學術造詣和重大學術影響的學科帶頭人,近年來,又涌現出丁金宏、吳瑞君、黃晨熹等一批成績突出的中青年專家,學科人才濟濟,后繼有人。現有專職、兼職研究人員13人,其中,教授4人,副教授6人,講師3人,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2名,中組部“萬人計劃”人才1名,科研實力雄厚,幾乎人人都有國家級課題在研。迄今獲得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和國家社科基金項目30余項、部委與省市級縱向課題70余項、全國及地方政府委托的決策咨詢研究項目250多項;出版學術專著20多本、發表學術論文200多篇;獲得省部級以上優秀成果獎勵共60余項。在國內同類研究機構中,學術水平和科研力量均居前列,在國際上也有較大的影響。
1、人口地理學研究。前輩胡煥庸教授為學科創始人,先后形成了張善余教授、朱寶樹教授、丁金宏教授、余佳副教授、曾明星副教授、王春蘭副教授、顧高翔講師等一批骨干研究力量,出版了《中國人口地理》、《世界人口地理》等一批學術經典,并在人口遷移流動與城市化,城市人口容量與分布等方面形成了自身的研究特色,成為國內人口地理學研究的高地。
2、老齡化和社會保障研究。華東師范大學人口研究所是國內最早從事人口社會學研究的單位之一,老齡化與社會保障方向的研究實力居于全國前列。在該學科方向創始人桂世勛教授的帶領下,通過培養和引進相結合,形成了吳瑞君教授、黃晨熹教授、鄭雄飛教授、劉大衛副教授、李強副教授、卿石松副教授、梁翠玲講師、陳麗梅講師等組成的中青年學術梯隊。先后承擔了10多項國家及省部級的相關課題研究,出版了國內第一本《人口社會學》專著,在養老保險制度改革、農民工的社會保險等方面發表了不少創新性的成果,在社會政策與社會救助方面也有一些較高質量的成果,在同行之中具有廣泛的學術影響。
3、新移民與僑務政策研究。1998年我院人口所與上海市政府僑辦、上海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處聯合設立上海市國際人口遷移與發展研究中心,主要從事新移民與僑務政策相關研究。2011年在上海市政府僑辦的支持下,成立華東師范大學國際移民與僑務政策研究中心,已經成為上海僑界的主要研究基地。
4、政府公共政策決策咨詢研究與實踐。立足上海和長三角,面向全國,為國家及地方政府宏觀經濟社會政策決策提供咨詢服務始終是華東師范大學人口研究所堅持的一項原則。近年來,承擔了100多項國家及地方政府的決策咨詢課題,為上海市乃至國家的相關部門提供了大量的數據和政策建議,優勢和特色明顯,得到社會的廣泛認可,為推動國家及地方的經濟和社會建設發揮了積極作用。
二、主要研究方向
01人力資源與社會保障
02人口經濟學
03人口社會學
04人口地理學
05人口遷移與城市化
三、主要導師
卿石松 吳瑞君 黃晨熹 劉大衛 李強 鄭雄飛 丁金宏 曾明星 余佳
四、專業課程
《社會研究方法》、《人口學研究前沿》、《人口經濟與人口社會學》、《人口統計學》、《人口地理學》、《人口學外文原著選讀》、《SPSS統計分析方法與應用》、《勞動經濟與人力資源》、《高級人口分析技術》、《地理信息系統》、《社會保障與社會政策》、《社會學原理》
五、研究生畢業后主要去向
1.高等院校相關專業的教學科研人員;2.社會科學研究機構(包括人口研究機構)研究人員;3.政府決策、調研、管理部門公務員及相關事業單位的工作人員;4.企業市場調查、統計分析和人力資源管理的人員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
了解考研最新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