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
材料科學與工程(080500)
學術型碩士研究生著重于知識與研究能力的深化培養和實踐,其知識鏈:前聯本科課程知識,后接研究方向及博士生課程知識;其能力鏈:前聯本科基本實驗能力,后接專業研究和創新能力培養。學術型碩士研究生課程結構分為:基礎深化知識塊(包括自然科學與人文社科類等公共課程)、研究方向深化知識塊(包括學科基礎核心課程及學科領域選修課)、專業知識拓展塊(專業知識選修課)及研究論文培養塊(學術報告會等)。 上海交通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一級學科為首批國家一級重點學科,涵蓋了材料學、材料加工工程和材料物理與化學三個二級學科,其中"材料學"和"材料加工工程"均系全國重點學科,分布在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化學化工學院、微納科學技術研究院等部門,具有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予權,并設有一級學科博士后流動站,是我國首批被列入"世行貸款"、"211工程"、"985工程"和設立長江計劃特聘教授崗位的重點建設學科點。一級學科師資力量雄厚,現有博士生導師60余名,其中包括在國內外享有很高聲譽的著名學者徐祖耀院士、周堯和院士、阮雪榆院士和潘健生院士以及一批在國內外有一定影響的中青年專家。材料科學與工程一級學科依托金屬基復合材料國家重點實驗室、模具CAD國家工程研究中心、輕合金精密成型國家工程研究中心、激光加工及材料改性上海市重點實驗室、上海鎂材料及應用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先進熱處理與表面改性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上海焊接技術研究所和高分子材料實驗室,以材料熱力學與動力學、材料科學基礎、材料加工原理等為理論基礎,運用現代材料制備加工技術和分析測試新技術,長期以來承擔國家重點工程項目、國家重大科技攻關、國家自然科學基金、"863"、"973"、省部級科研項目和大中型骨干企業橫向課題,并與國內外著名大學和公司建立了廣泛的科技合作和學術交流,定期選派部分優秀學生通過校際交流的方式前往美、英、法、德、日、韓等國的知名院校攻讀碩士、博士學位或短期交流。
一、培養目標
碩士學位獲得者應能系統、深入地掌握材料科學與工程學科的專業知識,了解本學科的現狀、發展動態和國際學術研究的前沿;能開展具有較高學術意義或實用價值的科研工作,并有一定的創新能力和成果;能較熟練地掌握一門外國語,具有一定的寫作能力和進行國際交流的能力。
二、學制和學分
學術型碩士研究生學制為2.5年。總學分≥30,其中學位課≥19(核心課程≥6,數學≥5)。課程學習原則上要求在第一年內完成。外國來華留學研究生公共必修課要求:中國文化概論(2學分),漢語(2學分),以替代英語及政治類課程學分。
三、中期考核
是對碩士研究生的學習態度、課堂學習完成情況、科研進展狀況等方面進行的一次全面審核。碩士生中期考核一般應在第三學期開學后一個月內完成,考核結果為合格以上的碩士生,可以進入學位論文階段。具體要求按《上海交通大學關于攻讀碩士學位研究生培養工作的規定》執行。
四、開題報告
學術型碩士研究生學位論文開題工作應在通過中期考核后第三學期結束前完成,開題報告前要求閱讀文獻不少于50篇。開題報告會應在本學科或相關學科范圍內公開進行,由學科組負責人或導師召集3-5名相關學科專家對開題報告進行論證。
五、學位論文
1、規范性要求在論文答辯前一學期內,各學科組需要組織進行碩士學位論文中期檢查。碩士學位論文撰寫格式按照《上海交通大學 博士、碩士學位論文撰寫要求》,學位論文答辯與學位申請按照《上海交通大學關于申請授予碩士學位的規定》執行。 2、質量要求碩士學位論文必須對所研究的課題在基本理論和專門技術等某一方面有新的見解,或用已有理論及最新科技成就解決本學科的實際問題,在學術上有一定的理論意義或應用價值。
六、發表論文
申請學術型碩士學位論文答辯之前,必須以上海交通大學為第一單位,學位申請人為第一作者,在核心期刊上發表(或錄用)不少于一篇與學位論文主要內容相關的學術論文。具體認定辦法按照《上海交通大學關于申請碩士學位的規定》執行。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
了解考研最新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