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
(081501)
學科專業簡介
水文學及水資源學科碩士點的主要研究方向為工程地下水滲流數值模擬、地下水資源評價與管理、污染物在含水層中遷移擴散模型、城市環境水文地質評價。該學科密切結合工程實踐,重點研究工程活動過程中地下水滲流以及由此產生的環境水文地質問題,使所屬學科逐步發展成為水資源科學、現代工程環境技術與信息科學相結合的應用型學科,具體包括滲流力學、環境水文地質、地下水資源評價和城市水資源管理系統、粘彈性計算理論、地質災害評價與防治、地下水與環境巖體工程、地下水水質分析與評價等。水文學及水資源學科點原稱為工程地質與水文地質專業,創始人是段光賢、孔憲立、葉書鱗、朱小林和吳林高等教授,于1984年獲得碩士學位授予權,后由于專業目錄調整,工程地質與水文地質專業更名為地質工程專業。2000年由唐益群、葉為民、繆俊發等三位教師牽頭重新申請并于同年獲得水文學及水資源碩士學位授予權。本學科點現有教授3名、副教授1名、講師1名。學科帶頭人為周念清、劉曙光、匡翠平等。該學科近幾年已出版十多本學術專著和統編教材,公開發表論文100余篇,6項科研成果獲得省(部)級科技進步獎,科研經費累計300萬元。主要研宄成果有:基坑地下水滲流數值模擬與降水方案優化、多重介質三維滲流與含水層參數確定、水資源合理調度與優化管理、滲流作用下土層變形的應力一應變本構規律、工程降水引起的地面沉降等環境地質問題。本專業授予工學碩士學位。
一、培養目標
1.較好地掌握馬列主義基本原理、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理論,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堅持四項基本原則,熱愛祖國,遵紀守法,品德優良,積極為社會主義現代化服務。
2.在水文學與水資源學科領域內,掌握堅實的理論基礎和系統的專門知識,并熟悉相關學科基礎理論和知識,具有從事科學研究和解決工程技術實際問題的能力。
3.掌握一門外語,具有應用第一外語開展學術研究和學術交流的基本能力
4.身體健康。
二、研究方向
1.工程地下水滲流數值模擬
2.地下水資源評價與管理
3.污染物在含水層中遷移擴散模型
4.城市環境水文地質評價
三、學制與修讀年限
碩士生學制為2.5年,其中課程學習1~1.5年,論文工作不少于1年。碩士生在校學習年限最長不超過4年。對部分提前完成培養計劃(在校注冊時間不少于1.5年)、學位論文符合申請答辯的研究生,經過規定的審批程序可以提前答辯、畢業并申請學位。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
了解考研最新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