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
同濟大學醫學院臨床醫學內科學學科點于1986年獲碩士學位授予權,2006年正式獲博士學位授予權。學科各專業均有較高的學術水平,尤其在心血管疾病、呼吸系統疾病、消化系統疾病、內分泌與代謝疾病、腎臟與風濕疾病和血液系統疾病的現代診治技術等方面形成了一定的特色,有穩定的研究方向,完整的學科梯隊,學科帶頭人學術造詣較高,各研究方向均由長期從事醫、教、研的高級專業人才負責,他們來自全國知名院校,多數具有博士學位和發達國家留學經歷,博采眾長,綜合素質高,其中不乏知名醫學專家、國家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等。學科擁有先進的醫療儀器和較齊全的有關動物實驗、細胞生物學、分子生物學及機能與形態學研究設備和實驗條件。學科與本校基礎醫學院及其他院校相關學科專業建立了良好的合作關系,與美國、法國、德國、日本等國家及港臺地區相關大學和醫學院建立了合作交流關系。本學科自1987年招收首批碩士研究生以來,通過長期不懈的建設,已具備良好的研究生培養條件和豐富的教學經驗。 內科學碩士點各專業導師由同濟大學附屬同濟醫院、第十人民醫院、東方醫院、肺科醫院等4所醫院的內科學教授、副教授擔任,覆蓋心血管、呼吸、消化、內分泌與代謝、血液和腎臟風濕等6個專業。 本學科專業所授學位為:醫學碩士學位。
一、培養目標
1、熱愛祖國,熱愛人民,遵紀守法,明禮誠信。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質、人格素質和科學文化素質,實事求是、有社會責任感、事業心和奉獻精神,有志于為祖國的醫學事業發展做出貢獻。 2、掌握本專業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熟悉與專業課題相關的新知識、新理論、新技術的進展。 3、培養能夠獨立地提出問題、分析問題并嘗試解決問題的能力,能完成相關科研工作。 4、掌握一門外語的聽、說、閱、寫。 5、具有良好的計算機應用能力。 6、鍛煉身體,保持身心健康。
二、研究方向
1、 心血管系統 (1) 動脈粥樣硬化血栓形成的發病機理及干預 (2) 肺循環疾病的基礎與臨床 (3) 心臟和細胞電生理學;分子心臟病學;醫學基因組學 (4) 心力衰竭的基礎與臨床 (5) 代謝與血管生物學 (6) 冠心病的抗凝治療,調脂治療以及介入治療 (7) 心血管疾病的預防和康復 (8) 心血管疾病相關的精神心理問題 2、呼吸系統 (1)慢性肺部疾病的基礎和臨床 (2)肺癌的早期診斷和干預 (3)肺部感染的治療與基礎 3、消化系統 (1)胃腸道腫瘤早期診治的基礎與臨床 (2)肝組織纖維化及細胞外基質研究 (3)肝腫瘤發生及轉移的研究 (4)中西醫結合防治慢性肝病 (5)消化道疾病內鏡下介入治療 (6)功能性胃腸疾病 4、內分泌與代謝系統 (1)激素與鈣、磷、糖代謝疾病 (2)糖尿病分子遺傳學及急、慢性并發癥 (3)骨質疏松癥的發病機制及中西醫診治 (4)代謝綜合征 (5)下丘腦-垂體-甲狀腺疾病及生長緩慢綜合征 5、腎病 (1)腎間質纖維化機理的臨床基礎 (2)血液凈化療法的基礎與臨床 6、血液疾病 (1)難治性血液系統腫瘤臨床診治; (2)新型非病毒基因載體系列研究; (3)開展人畜共患疾病-附紅體細胞體病( Eperythrozoon,EH)臨床及基礎研究 7、風濕免疫性疾病 結締組織疾病
三、學制與修讀年限
醫學碩士研究生學制3年,其中課程學習1~1.5年,論文工作不少于1年。 碩士研究生的修讀年限最長為4年。碩士生提前完成培養計劃,并符合提前畢業條件,經過規定的審批程序可以提前畢業。碩士研究生在校學習時間不得少于1.5年。
四、學分要求及課程設置
碩士研究生至少應修滿28學分,其中公共學位課6學分,專業學位課12學分,非學位課8學分,必修環節2學分。 碩士生在不影響課程學習和科研工作的前題下,可由教研室安排,在上級醫師的指導下,從事臨床見習或實習工作。臨床見習或實習工作結束,如通過考核,所在學習部門可出具相關證明。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
了解考研最新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