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
我國首批碩士學位授權點和首批博士學位授權點。1988年被確定為國家教育委員會理論物理三個重點學科點之一。同時,也是“211工程”建設的重點學科之一(“光物理與離子束物理”之理論物理部分)。
本學科點的研究工作曾獲各種獎勵十余項,其中包括國家自然科學獎二項、國家教育委員會科技進步獎七項和中國科學院自然科學獎二項等。三名中青年教師獲得國家杰出青年基金。承擔國家重大、重點、“863”、“973”等項目多項。目前正承擔國家級研究課題二十多項。
現有教師20人,其中教授17人(博導17人,院士2人);有博士學位者15人。其中國家杰出青年基金獲得者5人,教育部長江特聘教授1人
主要研究方向為低維凝聚態理論、復雜流體、電離層等離子體物理現象和激光強場物理、中體(中等粒子數量子體系)問題和統計、極端狀態下物理學、磁多層超晶格材料、非線性孤子理論及應用、量子調控、理論生物物理。
近年來,凝聚態理論方向的研究得到很大的開拓,特別是向多學科交叉和應用基礎理論的發展,如有機凝聚態理論和納米磁學和軟凝聚態理論的研究已處國內領先,在國際上也占有一席之地。具體表現在承擔重大和重點項目的負責人、在國家級學術機構擔任學術職務、國際重要學術會議的顧問委員和邀請報告、主辦大型國際學術會議和國際學術刊物編委等。2000年“科學”評選了十大重要成就,第四項就是“Organics”(有機學),“有機凝聚態”在新世紀初葉會有重大發展。粒子、核和場的理論及量子統計和介觀物理是本學科點的傳統研究方向,前者開拓了有關黑洞的理論研究,具有鮮明的特色,取得幾項重要成果,對國際著名的Hawking學派和超弦學派作出重要補充;而后者則在傳統研究的基礎上,近年來還開展了介觀物理和分子電子學的研究。計算理論物理的研究是隨著計算機和計算方法的突破而逐步發展,特別是在“211”重點學科建設的大力支持下,本學科重點建設“物理計算和模擬實驗室”,現初步具備了并行運算的能力,不但促進了本學科的計算理論物理方向的發展,也使本學科教師可以突破個人計算機的限制,開拓了研究課題,同時也使我們培養的研究生基本熟悉并行運算的方法。
1992年教委曾對我國博士點進行過評估,復旦大學理論物理學科名列第四,在我們之前的有南京大學、中科院理論物理所和物理所,屬國內一流水平。與國外名牌大學理論物理學科相比,仍有很大的差距。但在個別領域,如有機凝聚態理論、納米磁學和軟凝聚態理論及粒子、核和場的理論等,已在國際上獲得一席之地。
今后5年建設的主要目標是將復旦大學理論物理重點學科建設成能提出新的物理思想并具有并行計算能力的在國內外均具有一定知名度的理論物理研究中心。適應國際科學的發展和國家建設的需要,重點發展交叉學科和新興的理論物理方向(有機固體和低維凝聚態理論、納米磁學和軟凝聚態理論等),在幾個領域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并繼續鞏固在國內的領先地位。進一步擴大在國際上的影響。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
了解考研最新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