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
行政管理是公共管理一級學科下的一個二級學科。復旦大學的行政管理學科主要支撐點是國際關系與公共事務學院的公共行政系。
一、主要研究方向及學科帶頭人
(一)比較公共行政
本專業方向主要致力于主要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公共行政的以下方面:憲政與文化、中央(聯邦)政府、中央(聯邦)與地方關系、文官制度、決策體制與過程、財政預算制度、行政改革與發展。
學科帶頭人:竺乾威,1951年生,1985年12月畢業于美國華盛頓大學政治學系獲政治學碩士學位,1995年評為教授、博士生導師。在全國公共行政學界知名度甚高,堪稱中國行政管理學界第二代元老級人物之一,兼任多個具有較大影響力的社會職位:全國MPA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中國行政管理學會學術委員會委員、上海行政管理學會副會長、澳門大學、中南大學客座教授等。出版個人專著和譯著8本;策劃主編的《復旦博學·MPA系列教材》被評為上海市2004年優秀成果一等獎;在國際和國內刊物上發表過論文數十篇。為碩士和博士研究生開設了12年的《比較公共行政》課程;目前正在組織撰寫研究性的《比較公共行政》教材。
(二)當代中國行政
本方向主要研究當代中國的行政制度、行政倫理、行政文化、行政改革,以及NGO、公用事業管、危機管理等主題。
學科帶頭人:浦興祖教授、博士生導師。1945年生,1969年7月畢業于復旦大學國際政治系。在全國政治和行政學界知名度甚高,尤其是在當代中國政治與行政制度研究方面不僅在國內而且在韓國、日本也享有盛譽。近幾年,學術性社會活動比較廣泛,先后受邀前往全國各地乃至港臺美日的高校和政府機構講學。社會兼職有:上海市人大常委會決策咨詢專家、政協上海市委咨詢組成員、中國統戰理論研究會基礎理論上海基地專家委員、上海市政治學會常務理事、上海市行政管理學會理事、上海市行政管理學教學理論研究會副理事長、上海市法治講師團高級講師、上海市工運研究會專家委員、東華大學、上海社會主義體學院客座教授。出版著作5本,主編的《當代中國政治制度》等獲多項省部級獎。發表論文近百篇,有多篇文章被《新華文摘》等刊物轉載;有多篇文章獲省部級獎。先后承擔國家社科項目1項,地方黨政機關項目多項。
(三)公共政策分析
本方向主要研究內容包括兩個部分:政策分析理論和當代中國公共政策。政策理論研究分為三個層次:“元政策” 分析,政策過程理論,公共政策分析方法和技術的開發和利用。對當代中國的公共政策的研究包括兩個研究領域:當代中國公共政策的一般理論研究和具體政策分析。比較公共政策是一個很新的研究方向,我們也開始涉足。
學科帶頭人:陳曉原,教授,男,1954年生,2002年于復旦大學國際關系與公共事務學院政治學系政治學理論專業博士研究生畢業,獲法學博士學位。作為副主編參加編寫全國高教自考教材《市政學》,參加編寫教育十五規劃教材《地方政府》,在市政學和地方政府學科領域在全國有一定的知名度。社會兼職:上海市行政管理教學研究會副秘書長。出版專著1本,副主編1本,參加編寫4本,發表學術論文20余篇。先后承擔教育部社科項目1項,上海市教委項目1項,其他地方黨政機關項目3項。
二、科研成果和成就
“十五”以來,本學科共發表論文110篇, 出版學術著作20本,教材7部,承擔國家社科基金項目4個、教育部人文社科項目2個、上海社科項目2個、上海市政府科研項目2個、澳門大學和紐約州立大學項目各1個。其中,竺乾威主編的“復旦博學MPA教材系列”2004年獲上海市優秀成果一等獎;浦興祖主編的《當代中國政治制度》2002年獲教育部優秀教材二等獎。浦興祖教授的《有關“政治文明”若干理論問題》榮獲上海市第五屆(2004)鄧小平理論研究和宣傳優秀成果·論文類二等獎;唐賢興副教授的《產權、國家與民主》榮獲上海市第七屆(2004)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著作類三等獎;劉曄副教授的《公共參與、社區自治與協商民主—對一個城市社區公共交往行為的分析》榮獲上海市第七屆(2004)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論文類二等獎。
此外,竺乾威教授2003年承擔上海市人事局的《上海市人才開發與發展戰略研究》課題為上海市人才開發與發展提供了戰略性的指導;浦興祖教授承擔上海市依法治市辦公室的《現代法律監督體制研究》項目,為上海依法治市制度設計提供理論參考,具有較高的理論與實踐價值;浦興祖教授2003年承擔上海市統戰研究會的《政黨制度比較研究》課題,為我國政黨建設提供比較性的理論參考;浦興祖教授承擔的中日合作課題分課題《人大與民意整合為整合民意》為建設和諧小康社會提供了理論思路;朱春奎副教授承擔的《上海電子信息產業發展與需求開發戰略研究》為上海人才白皮書的編制提供直接支持;劉曄副教授承擔上海市人民政府發展研究中心的《城市行政執法問題研究》被多本書收錄,為有關政策制定提供依據;李瑞昌博士承擔的《城市治理中風險管理體制比較研究》為城市風險管理體制建設提供指導建議;彭勃副教授承擔的《政治文明與執政黨建設》為上海黨建提供理論指導,這些科研項目為服務上海,推動上海市政治經濟文化建設發揮了積極的作用,取得了顯著的社會效應,成為政府決策的重要依據。從研究水平和數量來看,我們學科所取得的科研成果在全市處于領先水平。
本學科依托復旦大學國際關系與公共事務學院強大的學術平臺,構建了獨具特色的科研中心。我們先后成立了公共政策研究中心和危機管理研究中心,今年,我們還整合全院師資成立了全球治理研究中心。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
了解考研最新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