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
輻射防護及環境保護
研究領域:本專業主要包括以下三個研究領域:
(1)先進核反應堆物理數值計算方法研究及程序開發,先進核裝置屏蔽設計、計算方法研究與軟件開發,核數據庫開發,先進核能系統研究,核電廠虛擬現實和輻射場可視化技術;
(2)核電站輻射監測,個人劑量儀,小型安檢設備,基于物聯網技術的事故后劑量監測;
(3)核電子學技術,脈沖射線(包括中子、質子、x射線等)測量技術,輻射成像技術。
培養目標: 為適應我國社會主義建設事業的需要,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高層次專門技術人才,我院攻讀碩士學位研究生(以下簡稱碩士生)要求做到以下幾點:
(1)堅持黨的基本路線,認真學習、掌握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和鄧小平理論的基本原理,認真領會“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精髓,擁護中國共產黨的領導,熱愛社會主義祖國,遵紀守法,品德良好,善于與人合作,積極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事業服務。
(2)在核科學與技術領域內掌握堅實的基礎理論知識和系統的專門知識,熟悉所從事的研究領域中科學技術的發展動向。具有創新意識和獨立從事科學研究的能力或獨立承擔專門技術工作的能力。要求較熟練地掌握一門外國語,能夠應用該外國語閱讀本專業的文獻資料。
學習要求: 碩士生的培養方式為導師負責制。課程學習和科學研究可以相互交叉。課程學習實行學分制,要求在申請答辯之前修滿所要求的學分。碩士生培養可采取全日制和非全日制兩種培養方式。全日制碩士研究生的學習年限實行2至2.5年的彈性學制。非全日制碩士研究生的學習年限一般不超過4年。碩士生的課程學習實行學分制,要求各學科專業碩士生應修滿的學分數為:學位課不少于21學分,總學分應不少于31學分。
主要研究方向:
(1)核反應堆物理與屏蔽:核反應堆物理與屏蔽是核電技術的核心基礎之一。核反應堆物理分析是核電廠核設計的關鍵理論基礎及手段,為核電廠安全、經濟運行提供技術支持和保障。核反應堆屏蔽設計分析對提高核裝置的經濟性、安全性、減小工作人員的輻照劑量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義。目前,核反應堆物理與屏蔽方向的專業人才緊缺,無法滿足國家核能發展的需要。
該方向承擔了多項國家級重大、重點課題及相關企業委托項目,主要項目有國家大型先進壓水堆重大專項子課題2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2項、國家863項目子課題3項、國家科技部ITER專項課題2項目、國家973子課題1項、教育部重點科學技術項目1項等。
(2)核技術及應用:核技術及應用是一門綜合性學科,研究帶電粒子加速、輻射產生機理、射線與物質的相互作用、輻射探測方法和輻射信息處理,廣泛應用于科學研究和工農業生產等各個領域。核技術由于能在微觀層次改變物質性質或獲取物質內部的微觀信息,已成為許多領域研究微觀層次的重要手段。核技術的發展已為人類提供了多種類型的輻射源和輻射探測系統、各種輻射譜儀、各種核醫學和工業影象系統、各種核測控系統和各種物質改性和遺傳變異技術,對社會、經濟發展起了重大作用。
本研究方向目前已有GHz量級遠程實時智能核數據采集技術、嵌入式技術、快中子高分辨率能譜測量技術、n/γ分辨測量技術、微焦點源x射線低Z物質成像技術等先進的科研成果和研究生培養平臺。
(3)核輻射防護:核輻射防護是核科學與技術的一個重要分支,它研究的是人類免受或少受電離輻射危害的一門綜合性邊緣學科。其基本任務是保護從事放射性工作的人員、公眾及其后代的健康與安全,保護環境,促進原子能事業的發展。
本學科方向目前有核輻射防護實驗室,可供開展教學及科研工作。目前已承擔了多項省部級項目及企業橫向科研項目。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
了解考研最新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