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
本專題基于對肖秀榮、蔣中挺、風中勁草、任汝芬等模卷的統計分析,將各考點按照不同的題型和知識點出現的頻次進行排序,直擊最熱考點。
第三十四題-1:認識論
押題統計:肖秀榮、蔣中挺、風中勁草、任汝芬
實踐觀點是馬克思主義認識論的首要的和基本的觀點。
一、實踐與認識
1、實踐是人類能動地改造世界的客觀物質性活動。
2、實踐是認識的基礎,它對認識的決定作用主要表現在:
(1)實踐是認識的來源;
(2)實踐是認識發展的動力;
(3)實踐是檢驗認識是否具有真理性的唯一標準;
(4)實踐是認識的目的。
二、認識運動的基本規律
1、從實踐到認識:感性認識到理性認識的飛躍
(1)這是認識過程中的第一次飛躍。
(2)從感性認識向理性認識的飛躍,必須具備兩個基本條件:
A.獲取十分豐富和合乎實際的感性材料;
B.必須經過理性思考的作用,將豐富的感性材料加工制作。
2、從認識到實踐:理性認識到實踐的飛躍
從理性認識到實踐的飛躍是認識過程中更為重要的一次飛躍。
3、認識過程中的理性因素和非理性因素
(1)馬克思主義哲學既肯定理性因素在認識活動中的主導作用,強調非理性因素受到理性因素的制約;
(2)同時承認理性因素的重要作用,全面分析了非理性因素在認識中的積極作用和可能產生的消極影響,從而同非理性主義劃清了界限。
三、真理與價值
1、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
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這是由真理的本性和實踐的特點所決定的。
2、實踐標準的確定性與不確定性
實踐標準的確定性即絕對性是指: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實踐標準的不確定性是指:社會實踐總會受歷史條件的限制。
3、真理與價值的辯證統一
真理尺度與價值尺度的辯證統一,要求我們在實踐中必須堅持和弘揚科學精神和人文精神。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
了解考研最新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