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
距離2016年全國碩士研究生考試開考不足20天。常州大學提供的數據顯示,今年在常報名考研的考生多達6563人,相比去年增加了2000人。考生劇增,導致屆時將首次啟用第二考點——武進職教中心。
記者了解到,常州考研人數逐年提升。前年4300余人,去年增至4500多,今年又猛增2000人。常大研究生院負責人介紹,考生同比增加了50%,主要是上海、蘇州考點飽和,考生轉到常州來報名。此外,2016年起,在職研究生招錄必須參加全國統考。考生的激增讓人措手不及,鑒于“國考”須在標準化考場進行,所以12月底的考試,除了常州大學考點,還將首次開放第二考點,安排在武進職教中心。
根據常州考點報名情況統計,今年的考生,80%左右是應屆生,熱門專業有工商管理、會計、法律碩士、金融、材料科學與工程等。考生選擇深造的心儀院校,還是集中在省內高校,蘇大、南師大、南航、南大等。
2014年曾出臺相關政策:當年起,研究生就讀一律自費。不過,從報考來看,這并未撼動大家考研的熱情。常大研究生院負責人表示,研究生的學業獎遠超學費。以常大為例,研究生學費一年8000元,但學業獎在8000元—12000萬/年,獲獎面全覆蓋,此外,每個月還有補貼。
放眼全省,江蘇2016年考研人數在連續“3連跌”后“逆勢”出現較大幅度增長。業內人士分析,增加原因與目前就業形勢嚴峻有關。畢業生考研,一方面可以暫緩就業,另一方面更是為了增加求職競爭力。
考研專業的冷與熱———
常大法學院報考率達41.6%
本科畢業生人數連創新高,就業壓力催生了考研大軍。記者了解到,在常大學生考研熱情一年熱似一年,與此同時,高校也在鼓勵學生繼續深造。
江蘇理工學院學工處科長姜小軍介紹,2015屆4500余名畢業生,700多名報考研究生,最終299人被錄取,其中73人出國留學。今年,該校研究生報考率達到16%,比去年有所增加。單就研究生錄取來看,在畢業生總數接近的前提下,江理工近幾年考中的學生逐年增加,從2010年的129人,攀升至2015年的299人,五年間增加了170人。今年,甚至出現同一宿舍4名學生一舉考中,電信專業轉本班,62人考取了10個。這在以往,很少見。
常州大學,每年都有千余人考研,約占畢業生總數的30%左右。2015屆畢業生,最終考上研究生的達到19.25%,比去年多了3個百分點。
從專業來看,材料、化工、環境是考研的主力軍、常州大學的材料學院,34.34%的學生繼續深造,江蘇理工學院的化工學院,考研的達35%。文科類的教育學、法學考生也在呈遞增趨勢。常大史良法學院的陳老師介紹,今年該院的報考率是41.6%,2015屆畢業生,考取率接近20%。
高校也在千方百計鼓勵學生考研。
在江蘇理工學院,大一剛入學,校方就進行考研總動員,并對二級學院下發目標書。平時的考研服務也是做到極致:開辟可容納600人的考研教室,并于去年全部安裝了空調、柜子;商學院、教育學院等二級學院騰出會議室、專用教室等供學生復習;考試兩天,學校包車接送;初試成績公布后,校方會推薦學校,老師點對點輔導,并模擬“復試”。
【考研故事】
去年考上被調劑,心有不甘再“戰”一次
人物:陳偉
身份:常大2015屆畢業生
聯系陳偉(化名)時,他正在常大的自習室復習。每天早7:30—晚9:00,埋頭看書、刷題,畢業半年后,陳偉依舊過著“學生黨”的生活。
4年前,陳偉高考失利來到常州,就讀于常大機械學院。當時就暗下決心,通過考研來圓名校夢,目標鎖定為南京航空航天大學。大三下學期著手準備。
筆試成績330分,高出國家線50分,但達不到南航的分數線,被調劑到本校。陳偉坦言,當時的確很糾結,家里人希望他就在常大讀下去,畢竟熟悉,但自己心有不甘。
最終讓陳偉決定“再戰一年”,還是源于找工作的碰壁。大四下學期,他參加了幾場招聘會,因為最佳求職時期已過,心儀崗位寥寥,而一些知名企業,還是蠻在乎畢業生的“出身”。
所以,當身邊同學奔赴工作崗位之時,陳偉在常大附近租了房專心備考。他還找了個“研友”,本科同在一個學院,工作一個月后辭職考研。大家互相鼓勵、督促。
這一次,陳偉還是繼續報考南航。相比上一年,他從容多了,“去年還是在校生,要忙學科考試,這一次沒有任何干擾。”有過一次經歷,復習起來更加得心應手,已經看過幾輪復習資料的他,這段時間主要是刷題,做下來感覺還不錯。
每日和書本、題目為伴,偶爾周末放松一下。陳偉說,四個月“背水一戰”很快熬到頭了。考完后,他打算邊找份短期工邊等成績。
跨專業考試,主動卸載手機qq
人物:小魏
身份:常州大學應屆生
今年3月,小魏下定決心考研,熟悉的朋友都關心考哪里,考什么專業?“新聞傳播,蘭州大學”,當她說出這個目標時,大家的眼神中閃過一絲訝異,一個人力資源專業的學生,竟跨專業考新聞。
其實,做名新聞人是小魏的一個夢想。當初高考,她曾考慮過浙江傳媒學院,但因種種原因,最終沒有填報。大一,她加入了大學生通訊社,興趣越發濃厚。所以,考研也算圓夢吧,就想看看人生有沒有更多的可能性。之所以選擇蘭大,是因為她從蘭州走出來,在熟悉的家鄉,讀喜歡的專業,也算一件美事了。
跨專業考,朋友圈里幾乎沒有同伴,孤獨感是有的。對小魏來說,最頭疼的還是大量知識點,四年的專業課壓縮在10個月內消化,還是蠻吃力的。為此,我卸載了手機qq。不過,每天還留些時間刷一下微博,主要是看看新聞考研大神的分享,補充一些材料。除了看,也會花一定精力在練筆上,學得如何,這樣寫對不對,總要有人點評。除了給學新聞的同學外,她還找了一些專業外援。之前在學通社結識了一些記者,練筆也會請他們指點一下,這樣也安心些。
最近,小魏有點心不定,臨近期末,本專業的課程考試,都集中在了考研周里。兩頭備考,讓她有點焦慮。
對了,小魏的考研朋友圈里,大家普遍會做兩手準備,就業、考研兩不誤。而她不想分心,孤注一擲考研。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考研信息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
了解考研最新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