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
考研政治馬原歷來就是幾個學科中比較難的學科,尤其在考察一些古語中蘊含的哲學原理的題型上,許多考生都會感到頭疼,那么,考生應該在平時的復習中對于這類知識要多加關注。習近平總書記在講話中經常會引用一些古語,考生要思考其內容。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背景:2013年3月1日,習近平在中共中央黨校建校80周年慶祝大會暨2013年春季學期開學典禮上發表重要講話。指出:興趣是激勵學習的最好老師。“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講的就是這個道理。領導干部應該把學習作為一種追求、一種愛好、一種健康的生活方式,做到好學樂學。
哲學原理:
認識過程中的理性因素和非理性因素。
在認識活動中,實踐對認識起決定性作用,但無論是實踐活動還是認識活動,都是人的有意識的活動,在這些活動中,就必然的融合了人的理智、情感和意志等。一般來說,認識過程主要是理性思維的過程,但同時又包含非理性因素的參與。
理性因素是指人的理性只管、理性思維等能力,在認識活動中主要起指導、解釋和預見作用。非理性因素是指人的情感、意志,包括冬季、欲望、信念、信仰、習慣、本能等,以非邏輯形式出現的幻想、想象、直覺、靈感等也屬于非理性因素,對人的認識能力的發揮和抑制具有重要的控制和調節作用。一般來說,非理性因素在認識過程中起動力、誘導、激發的作用。“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興趣是激勵學習的最好老師。興趣是非理性因素,在人的學習過程中起著重要的作用。正是體現了認識過程中非理性因素的作用。
馬克思主義哲學既肯定理性因素的主導作用,同時強調非理性因素的重要作用,發對非理性主義所以在選項中如果是只承認理性因素的作用而否認非理性因素的作用就是錯誤的了。
考生對認識過程中的理性因素和非理性因素這個考點可能不太熟練,這就要求考生在復習哲學原理的時候首先要從版塊的邏輯結構入手,從整體上把握哲學原理,進而細化到每個哲學原理的內容的表述以及方法論意義。認識過程中的理性因素和非理性因素就是認識運動的基本規律中的重要內容,也需要考生在復習時引起足夠的重視。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
了解考研最新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