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
楊辰一已經記不清,這是第幾次參加面試了。當看到成績公布,第一名的位置上寫著自己的名字時,他對女友說的第一句話是:我終于可以留在阜陽了。
那一刻,是近一年來最開心的時刻。至少,在他的記憶里是這樣的。因為從9個月前投出第一份簡歷開始,他的求職路,就被“悲慘”二字承包了。
楊辰一說,他很難用什么辦法抹去這一年的歲月:投了上百份簡歷,跑了十多個城市,參加幾十次筆試、面試……還好,他是個執著的理工男,認定的夢想就決不放棄。這不,前面的無數次失敗,為的只是等待這一次的成功。
大半年,投出上百份簡歷
楊辰一粗略地算了一下,2014年9月至今,他至少投出了上百份簡歷。
去年9月,研三剛開學,學校的宣講會就開始一天一大批,槍林彈雨般射向每位即將畢業的學生。身邊的同學,每天抱著厚厚的簡歷一家家投,經歷面試、被刷、再投、再面。
起初,楊辰一沒打算投簡歷,一心準備國考。只是,國考職位表公布后,他的這個夢,“啪”一下碎了。“省內的崗位,幾乎沒有數學專業能報的。”國考的路被掐斷,楊辰一感受到了就業的壓力。
很快,他投出第一份簡歷,應聘一個教育機構的數學老師。參加了1個小時的筆試,5分鐘的試講后,公司從30多人中選出4人,進入面試。
楊辰一幸運地成為其中一員。可惜,還沒來得及高興,他的第一次求職,便終止在第二輪面試中。
更糟糕的是,接下來,他的求職路,陷入了一種面試“怪圈”:第二次求職國企計劃崗,20多人中,進了前3名,卻敗在最終面試;第三次求職本科院校教師,從200多人的筆試中脫穎而出,但面試還是以失敗告終;第四次應聘,依舊失利在最終面試……細數到第16次應聘,楊辰一沒再繼續說下去,用一句話概括:沒經驗,加上理科生語言表達能力不好。
這一年,那些不堪回首的辛酸
一年里,這個魔咒般的面試怪圈,讓楊辰一成為班里筆試通過率最高的人。遺憾的是,他還是沒能找到一份合適的工作。
應聘的次數多了,楊辰一的自信心像游戲中戰士的生命值一樣,慢慢減少。曾經一度,原本對工作要求頗為嚴格的他,開始普遍撒網,甚至還投了銷售崗位。“迷茫了,不知道自己能干什么。”
迷茫,像一場漫無目的的旅行。那段時間,楊辰一在這條路上漂泊著。只是,這條路上的荊棘,遠比他想象中多。
比如,應聘一所學校的高中教師時,考點定在武漢,筆試完,因為覺得不理想,他直接買票回了合肥。誰知,當晚,他接到了第二天早上8:00面試的通知。“根本趕不回去,只好放棄。”
比如,端午節前一天,原本他要去馬鞍山進行應聘材料審核。由于合肥沒有直達馬鞍山的火車,他打算從蕪湖轉車。為了多看一會兒書,他把原定的出發時間推遲了一些。可是,到了蕪湖后,他發現,自己把下午1點多的車票,買成了凌晨一點多的。最終,他再次錯過了這個機會。
再比如,去揚州參加一所學校的招聘,為了筆試、審核材料、面試、體檢等程序,他跑了四趟,前后花了大約2000塊錢。
夢想一定要有,萬一實現了呢
前面千百次的失敗,才能換來今天一次的成功。這句話,是楊辰一對自己求職路的總結。
因為,就在上個周末,他再一次參加考試。而這一次,他終于走出了面試怪圈。更重要的是,不出意外,他將會留在阜陽,和女友團聚。
“其實,這一年,只要阜陽有合適的招聘,我都會特別留意。”三年前,本科畢業后,楊辰一選擇讀研,女友則考進了阜城一家事業單位。他們的異地戀,也是從那時開啟。
三年來,一張張火車票,見證了他們的愛情。當初,面臨畢業時,阜陽也曾是楊辰一求職的首選之地。
只是,就業環境和現實的壓力,使得他不得不考慮其他城市。好在,兜兜轉轉,結局是美好的,他實現了最初的夢想。
“就像冥冥之中注定的一樣。”對于這個結果,楊辰一很滿意。他說,之所以愿意把自己的求職故事分享出來,是因為想證明一句話:夢想還是要有的,萬一實現了呢。(應當事人要求,文中人物為化名)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考研信息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
了解考研最新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