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
以前的人總覺得,小孩子什么都不懂,等長大了就好了,所以對嬰兒時期的教育幾乎空白。隨著時代的發展,這種觀念自然就被漸漸淡化,取而代之的是很多人開始重視到嬰兒時期的教育,甚至是胎教,而教育自然對嬰兒的心理發展會產生很多影響。今天我們就來系統地學習一下2016考研心理學中這部分的知識。
言語的發展(一)
1.言語發展的理論
(1)習得(或經驗)論:言語是習得的。強調家庭和社會環境對言語發展的重要作用。①強化說(斯金納)認為,語言的習得是通過操作性條件反射實現的,強化是學習語言的必要條件,強化程序是漸進的。言語發展表現為兒童習得的口頭反應的增加。②模仿說(班杜拉、奧爾波特)認為,兒童是通過觀察、模仿而學習語言的。
(2)先天論:語言能力是人類與生俱來的。①先天語言能力說(喬姆斯基)認為,語言是普遍語法能力(知識)的表現,語言獲得過程就是由普遍語法向個別語法轉換的過程,這個轉換是通過語言獲得裝置(LAD)實現的。兒童獲得的是一套支配語言行為的特定的規則系統,因而能產生和理解無限多的新句子,表現出很大的創造性。②自然成熟說認為,生物遺傳是人類獲得語言的決定性因素。語言獲得是大腦機能成熟的產物,最容易獲得語言的時期是從出生到青春期之間。
(3)相互作用論:言語發展是生理成熟、認知發展與不斷變化的語言環境之間復雜的相互作用的結果。①認知相互作用論(皮亞杰)認為,語言是兒童許多符號功能的一種,認知結構是言語發展的基礎,言語結構隨著認知結構的發展而發展,個體的認知結構和認知能力源于主體和客體的相互作用。②社會相互作用論強調兒童與同伴或成人的交往的作用。
我們經常會聽到一種說法:“性格是天生的”,還有一句話是“三歲看老”,不管這一觀點是對還是錯,都說明先天生理因素和嬰兒時期受到的影響對人一生的心理發展會產生很重要的影響。我們希望你能用“心”去感受心理學,而不僅僅是死記硬背其中的內容,這無論是對2016考研心理學考試結果還是我們學習心理學的用處,都是大有裨益的?忌堰@部分基礎打好以后,會對后續的學習有很大的幫助。希望各位考生能踏踏實實走好每一步,我看好你們,加油!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考研信息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
了解考研最新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