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
考試內容:
第一章緒論
一、現代漢語概述
現代漢語和現代漢民族共同語的概念、共同語的口語形式與書面語形式、現代漢民族共同語的形成及三項標準、現代漢語的七大方言、方言與共同語的關系、現代漢語的特點、漢語的地位。
二、漢語規范化
國家語言文字政策和法規、現代漢語規范化、推廣普通話。
第二章語音
一、語音概述
語音的性質、語音單位、記音符號。
二、輔音與聲母聲母
輔音的發音與描寫、聲母的發音與描寫、聲母辯證。
三、元音和韻母
元音的發音及描寫、韻母的發音及描寫、韻母的結構、押韻和韻撤、韻母辯正。
四、聲調
聲調的概念、調值和調類、普通話的聲調、古今調類比較、四聲與平仄、聲調辯正。
五、音節
音節的結構及其特點、拼音、聲母韻母的配合、音節的拼寫規則。
六、音變
變調、輕聲、兒化、語氣詞“啊”的音變。
七、音位
音位及其歸納方法和歸納標準、音位變體、普通話中的元音音位、輔音音位、聲調音位。
八、語音規范化
確立正音標準,推廣標準音。
第三章文字
一、文字概述
文字的性質、漢字的產生、文字的特點、文字的作用。
二、漢字的形體
漢字的形體演變、現行漢字的形體。
三、漢字的結構
漢字的結構單位、漢字的書寫順序、漢字的構造方式。
四、漢字的整理和標準化
漢字改革問題、漢字整理、漢字標準化、漢字的信息處理。
第四章詞匯
一、詞匯和詞匯的結構
詞匯的概念、幾種詞匯單位及它們之間的關系、詞匯的結構。
二、語素
確定語素的方法、語素的分類。
三、詞和詞的構成
單純詞和合成詞、合成詞的三種類型、合成詞的結構、生造詞。
四、詞義
詞義的性質、詞義的分類、詞義的理解、詞的運用。
五、義項
義項的概念、義項的分類及其層次性、單義詞和多義詞、多義詞義項間的關系、同音詞。
六、義素
義素的概念、義素分析、義素分析的運用。
七、語義場
語義場的層次、語義場的種類、同義詞辨析。
八、詞義和語境
語境對解釋詞義的作用、語境對詞義的影響。
十、現代漢語詞匯的組成
基本詞匯和一般詞匯,古語詞、外來詞、方言詞,行業詞語、隱語。
十一、熟語
成語、慣用詞、歇后語、諺語,成語的特點、成語的來源和構造、成語的作用和運用、成語和慣用詞的區別,歇后語的種類、歇后語的運用。
十二、詞匯的發展變化
新詞的產生、舊詞的逐漸消失和變化、詞的語音形式的變化、詞義的變化,新詞結構的特點,詞義的發展變化及其原因、詞義變化的途徑。
十三、詞匯規范化
方言詞的規范、外來詞的規范、古詞語的規范、新詞的規范。
十四、詞語解釋的基本方法
指示法、定義法、以詞解詞法、描繪法、分解法、入境法。
第五章語法
一、語法概說
語法和語法體系、語法的性質、語法單位、句法成分。
二、詞類
劃分詞類的三大依據、漢語詞類與句法成分之間的關系、詞的兼類和活用、詞類的誤用。
三、實詞
名詞、動詞、形容詞、區別詞、數詞、量詞、副詞、代詞、擬聲詞、嘆詞的
意義種類和語法特征,各類易混實詞的區別。
四、虛詞
虛詞的語法特征、虛詞在漢語語法中的重要性,介詞的語法特征、介詞短語、
介詞和動詞的區別,連詞的語法特征、連詞的種類及用法、連詞與介詞的區別,助詞的語法特征、結構助詞、“的”字短語、動態助詞、比況助詞、其他
助詞,語氣詞的語法特征、語氣詞連用、語氣詞“的”和結構助詞“的”的區分。
六:短語
短語組成的語法手段、短語的分類,實詞與實詞組合的五種基本結構類型,實詞與實詞組合的其他結構類型,實詞加虛詞的組合類型,短語的功能類型,多義短語,語內部結構分析,短語的擴展和緊縮。
七、句法成分
主語、謂語的構成材料,主語和話題、主語、謂語的語義類型,動語、賓語的構成材料,賓語的語義類型、動詞的分類,定語的構成材料、限制性定語和描寫性定語、定語和助詞“的”。多層定語,狀語的構成材料、限制性狀語和描寫狀語、狀語的位置、狀語和助詞“地”、多層狀語,補語的構成材料、補語的類型、多層補語、補語和賓語的順序以及兩者的辨別,定語、狀語后面的中心語,補語前面的中心語,句法分析。
八、獨立語
插入語,稱呼語,感嘆語,擬聲語。
九、單句
句型,七種常用句式、變式句、句子的變換,句類、感嘆句,句子和短語的區別,語法分析。
十、語病修改
常見的句法失誤、檢查語病的方法、修改語病的原則。
十一、復句
復句和單句的區分、復句中各分句間的關系的表示法、復句中分句的結構,復句的意義類型,復句的結構類型,多重復句分析,復句運用中常見的錯誤。
十二、句群
句群同復句、段落的區別,句群的意義類型,句群的結構類型,運用句群常見的錯誤。
第六章修辭
一、修辭概說
修辭的性質,修辭和語境,修辭同語音、詞匯、語法、語用之間的關系。
二、詞語的錘煉
意義的錘煉、聲音的錘煉。
三、句式的選擇
長句和短句、整句和散句、主動句和被動句、肯定句和否定句、口語句式和書面句式。
四、辭格
比喻、比擬、借代、拈連、夸張、雙關、仿詞、反語、婉曲、設疑、對偶、排比、層遞、頂真、回環、對比、映襯、反復、設問、反問等20種常見修辭格的分類、作用和用法,使用時要注意的問題,易混辭格辨析。
五、詞格的綜合運用
詞格的連用、詞格的兼用、詞格的套用。
六、修辭中常出現的問題
韻律配合不協調、詞語選用不精當、句子表意不暢達、辭格運用不恰當。
七、語體
公文語體、科技語體、政論語體、文藝語體及其在語言使用運用方面的特點。
教材:黃伯榮,廖序東現代漢語(增訂五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考研信息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
了解考研最新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