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
● 確定自己是否適合繼續學習本科時的專業,而后決定是否有跨專業報考的必要。
● 確認即將報考的專業是冷門專業、熱門專業還是新興專業。
● 確認跨專業的性質,是屬于理科轉工科、理工科轉文科還是剛好相反。
● 確定報考的學校,即報考本校還是報考外校。
● 確認自己選擇報考的學校屬于小型院校、大型綜合學校還是研究院所。
第一步 確認是否有必要跨專業
考本專業容易,跨專業往往比較難。
曾經是XX學員的小孫,現在在讀研究生二年級,本科時學習的是計算機專業,因為自己對計算機并不感興趣,加上學校老師水平也確實有限,所以三年過去,小孫覺得自己在計算機學科上并沒有學到什么東西。
為了多一些選擇,小孫考察了幾個外專業,包括企業管理、會計學、法律碩士,但最后小孫還是決定報考計算機應用技術專業的研究生。
因為他自己覺得,雖然沒從本科的計算機專業學到多少實際操作的技能,但畢竟已經受了三年潛移默化的影響,學科基礎也不差,再加上研究生階段的學習與實踐,應該能使自己的專業能力有很大提高。
后來的事實證明,小孫不僅在專業上選擇了正確的道路,也給自己當時考研復習省卻了不少的力氣。
現在他回頭看看那時本科班上報考了外專業的同學,無一例外的在考研上失敗了,就暗自慶幸自己當初選擇的明智。
跨專業報考的風險大,就在于專業課的復習。特別是在對所報考專業僅限于一知半解,甚至完全沒有基礎的情況下,跨專業報考是要冒較大風險的。
在教育部把研究生入學考試科目由 5 科變為 4 科,專業課由 2 門改為 1 門后,專業課的難度一般來說是加大了。
因為很多高校都把原來 2 門,甚至 3 門考試內容融合在 1 套卷子中,這使很多跨專業報考的研友甚至不知道某一道題是出自哪一門課程,想答對更是無從談起。
所以說,考本專業容易,考外專業難。即使對本專業知識掌握得不甚理想,難度也比對外專業的專業課沒有基礎要小得多。
第二步 確定報考冷門、熱門還是新興專業
考冷門專業一般非常輕松,熱門專業確實很難擠進去,新興專業的難度與熱度往往居于前兩者之間。
2006 年,全國報考計算機應用技術專業的總人數為 35510 人,位居報考總人數第三,僅次于工商管理學碩士專業和法律碩士專業。
2007 年,報考北京一所著名高校計算機應用專業總人數為 2000 余人,但除去保送名額,該專業只招收 40 人,錄取比例高達 50 比 1 。
這就是熱門專業,它們的特點是切合時代熱點,社會需求強勁,所以就業前景被人看好。例如建筑、會計學、貿易、新聞、計算機、生物工程都屬于這一類熱門專業。
但這類專業的特點就是報考人數非常多,因此競爭激烈,錄取比例遠高出研究生錄取平均比例,可以達到 10 比 1 以上。
選擇報考熱門專業的研友,一般是出于就業的考慮,而選擇報考冷門專業的研友,往往是根據自己的愛好選擇靜心的研究生活。
由于冷門專業的發展一般比較完備,知識積淀也較深厚,考試難度小,競爭不激烈,所以非常適合想做研究工作的研友報考。
另有一類專業是新興專業,這類專業興起不久,未來社會對其有較多的需求。比如前些年的計算機應用技術專業就屬于新興專業,但短短幾年后卻已跨入熱門專業的行列。
新興專業最大的好處就在于剛興起不久,報考人數一般不多,競爭也遠小于熱門專業,所以已經成為了很多研友的選擇。
第三步 確認是理科轉工科、理工科轉文科還是相反
由于學科性質,理科轉工科、理工科轉文科往往難度較小。反之難度則大。
小李在本科時學的是應用數學,這種專業如果在名校就應該出國深造了,但小李就讀的只是一般高校,而且學這種專業的找工作比較困難,他就只好選擇考研。
"幸好學的是應用數學專業,這種專業想轉絕大多數工科或文科專業都并不費力氣,像經濟或計算機這種專業的導師更是喜歡數學出身的學生。" 小李說。
權衡之后,他選擇了報考中央財經大學經濟系的計量經濟學專業,并且由于自己的應用數學專業背景,在復試時很受導師青睞。
理科轉為工科,或理工科轉為文科是很普遍的一種現象,因為前者的學科往往是后者的理論基礎,有了扎實的理論基礎,在研究生學習階段才能夠有比較大的突破。
但相反的,如果沒有極高的天賦,基本不會有人選擇從文科轉為理工科,或是從工科轉為理科。因為其不僅脫離就業,難度也相當大。
第四步 確定報考本校還是報考外校
報本校信息往往比較暢通,也容易考取,而外校則相反,信息閉塞,考取難度大。
如果決定報考外校,那么一定要做好調查,報考的學校一定要比本校在各方面高出至少一個檔次。因為只要是外校,就意味著并不好考。
即使是清華大學畢業,報考一所二流學校的本專業也未必考取,原因就在于任何一所學校都有其潛在的出題、錄取規則。再好的學科基礎都可能在所報考學校的專業課題目上折戟沉沙,再好的面試技巧都可能在復試中被拒以千里。
所以同樣是不好考,就必須確認目標學校比本校高出的檔次足以讓自己去冒這個風險。
但如果選擇本校就輕松得多,畢竟在這個學校上了4年的學,有比較大的交往圈子,即使報考本校的其它專業也可以輕松地找到老鄉幫忙獲取相關信息。
第五步 確定目標學校的性質,小型院校、綜合性高校還是科研院所
一般來講,小型院校往往有一個主干專業全國領先,但也缺乏多元的學科和校園文化;科研院所主要是研究性質,一般沒有本科培養;而綜合性學校學科豐富,又有文化底蘊。
這三類高校一般沒有難考或容易考的區別,她們各自都有自己的出題與錄取規則,抓住這種規則,名校就不一定比小型院校難考。
關鍵在于自己喜歡什么樣的校園文化,如果原來見多識廣,現在想找個安靜的學習、科研環境,那么就可以選擇報考科研院所。如果剛從小型院校出來,想接觸形形色色的同學、參加多樣的校園活動,那么報考大型綜合學校就是理所當然的選擇。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
了解考研最新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