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
馬原是考研政治中比較難于理解的一科,也是考研政治真題中比較容易失分的部分。如果說馬原的學習是一個循序漸進地思考和理解的過程,即從個別上升到一般理解的過程,那么馬原試題的解答則是一個從一般到具體運用的過程。這是大的思路,具體到每一道題還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下面老師給大家分析下2014年真題第1、2題的解題思路,相信能對同學們提高馬原題解題能力有所幫助。
1.愛迪生在發明電燈之前做了兩千多實驗,有個年輕的記者曾經問他為什么遭遇這么多次失敗。愛迪生回答:“我一次都沒有失敗。我發明了電燈。這只是一段經歷了兩千步的歷程。”愛迪生之所以說“我一次都沒有失敗”,是因為他把每一次實驗都看作
A.認識中所獲得的相對真理
B.整個實踐過程中的一部分
C.對事物規律的正確反映
D.實踐中可以忽略不計的偶然挫折
2.俄國早期馬克思主義理論家普列漢諾夫說,絕不會有人去組織一個“月食黨”以促進或阻止月食的到來,但要進行社會革命就必須組織革命黨,這是因為社會規律與自然規律有所不同,它是
A.不具有重復性的客觀規律
B.由多數人的意志決定的
C.通過人的有意識的活動實現的
D.比自然規律更易于認識的規律
首先看第1題,愛迪生把自己做了兩千多次實驗發明了電燈的過程看做是一段經歷了兩千步的歷程,認為自己一次都沒有失敗。最后題干問我們他把每一次實驗都看做什么。既然他把兩千多次看做一個過程,那么自然每一次實驗就是整個實踐過程中的一部分。
第2題問的是社會規律和自然規律的不同點,這個不同點要結合前面的材料就可以輕松分析出來,材料說絕不會有人去組織“月食黨”以促進或阻止月食的到來,因為這是辦不到的事情,月食的到來是符合自然規律的,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但進行社會革命雖然也是有規律的,卻還需要人的活動,因為社會是由人組成的。所以社會規律是通過人的有意識的活動實現的。
同學們在做馬原真題的時候膽子要大、心思要細,相信自己對知識尤其是哲學知識的理解。如果選擇題做錯了或者分析題沒答在點上,你一定要參考答案反復琢磨,請教老師或者同學,過段時間還要再復習。總之,馬原的學習是一個循序漸進地理解和思考的過程,不可一蹴而就,也不能一勞永逸。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
了解考研最新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