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
馬原是考研政治中比較難于理解的一科,也是考研政治真題中比較容易失分的部分。如果說馬原的學習是一個循序漸進地思考和理解的過程,即從個別上升到一般理解的過程,那么馬原試題的解答則是一個從一般到具體運用的過程。這是大的思路,具體到每一道題還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下面都教授就給大家分析下2014年真題第34題的解題思路,相信能對同學們提高馬原題解題能力有所幫助。
(1)從唯物辯證法的角度分析“巧用大循環,處理不再難”中“巧”在何處?(6分)
(2)當你在生活中遇到難題和矛盾時,上述事例對你有何啟示?(4分)
首先我們看到該題限定的知識范圍是唯物辯證法,那么你就要想到它的知識體系包括“一個根本方法、兩個總特征、三大規律和五大范疇”,然后題干要求我們分析“巧”在何處,審完題,我們需要帶著問題回到材料。材料中山東某地通過秸稈種蘑菇——延長產業鏈——“鏈接”到山林,將秸稈“吃干榨盡”,對秸稈利用進行了有益探索,體現了循環經濟的理念。
循環經濟首先體現的就是事物的普遍聯系和永恒發展,人們善于發現小麥秸稈和雙孢菇之間的固有聯系,并通過發揮主觀能動性引進了一家蘑菇種植企業,建立了新的聯系。還能體現的就是矛盾分析方法,具體問題具體分析,通過建立一定的條件使矛盾的斗爭性轉化為同一性。答案要點如下:
(1)答:唯物辯證法認為,事物是普遍聯系的,事物的普遍聯系是通過中介實現的。事物的相互聯系包含著事物的相互作用,而相互作用必然導致事物的運動變化和發展。
本案中的大循環,“巧”在人們能夠善于分析事物的具體聯系,發現事物固有的聯系,并發揮主觀能動性通過中介建立新的聯系,進而利用這種聯系促進事物良性發展。
(2)答:用聯系的觀點看問題,確立整體性、開放性的觀念,從動態中考查事物的普遍聯系;用發展的觀點看問題;運用矛盾分析法;發揮主觀能動性……
同學們在做馬原真題的時候膽子要大、心思要細,相信自己對知識尤其是哲學知識的理解。如果選擇題做錯了或者分析題沒答在點上,你一定要參考答案反復琢磨,請教老師或者同學,過段時間還要再復習?傊R原的學習是一個循序漸進地理解和思考的過程,不可一蹴而就,也不能一勞永逸。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
了解考研最新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