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
唯物辯證法學說由一系列科學的哲學范疇所構成的理論體系。在唯物辯證法的理論體系中,除了基本規律之外,還有基一系列唯物辯證法學說由一系列科學的哲學范疇所構成的理論體系。唯物辯證法的基本范疇是第二章的重要內容,縱觀下表我們可以看出每個知識點幾乎都在真題中出現,值得考生重點關注,下面都教授就用一張表來帶大家學習。
知識點
|
知識點具體內容
|
歷年相關真題
|
原因和結果
|
原因:是引起某種現象的現象。
結果:是某種現象所引起的現象。
辯證統一關系:第一,原因和結果的區分既是確定的,又是不確定的。第二,原因和結果是相互作用的。原因產生結果,結果反過來影響原因,互為因果。第三,原因和結果是相互依存的。有因必有果,有果必有因,沒有無因之果和無果之因。第四,原因和結果具有客觀普遍性和復雜性。其復雜性變現為:一因一果、多因多果、符合因果等。
|
2013年單選第2題
|
必然性和偶然性
|
必然性:是指事物聯系和發展過程中合乎規律的、一定要發生、確定不移的趨勢。
偶然性:是指事物聯系和發展過程中并非確定發生的,可以這樣出現,也可以那樣出現的不確定趨勢。
辯證統一關系:
兩者相互滲透:(1)必然性存在于偶然性之中,通過大量的偶然性表現。(2)偶然性之中隱藏著必然性,偶然性是必然性的表現形式和補充,沒有脫離必然性的純粹偶然性。(3)一切事物的發展都是偶然性和必然性綜合作用的結果。
|
2001年單選第2題
|
可能性與現實性
|
可能:是指包含在事物中并預示事物發展前途的種種趨勢。
現實:是指已經產生出來的有內在根據、合乎必然性的存在。
可能性的復雜性及可能和現實的相互依存和轉化:把握事物的可能性,要注意區分可能性和不可能性、現實的可能性和抽象的可能性、要區分多種可能,好和壞、勝利和失敗的可能、要區分可能性的量,即概率大小。
|
2007年單選2題
|
現象和本質
|
本質:是事物的內在聯系和根本性質,是由事物的特殊矛盾決定的。
現象:是事物的外部聯系和表面特征。現象有真相和假象之分。
真相是從正面表現本質的現象,假象是從反面歪曲表現事物本質的現象,假象也是客觀的,假象不等于錯覺。
列寧說,本質在顯現,現象是本質的。本質是現象的根據,決定現象,通過現象來表現;現象表現著本質,沒有不表現本質的現象。
|
2003年分析題34題
|
內容和形式
|
內容:是構成事物一切要素的總和,是事物存在的基礎。
形式:是內容諸要素相互結合的結構和表現方式。
兩者辯證關系:內容決定形式,形式反作用于內容,兩者既相互區別又相互依存。在把握內容與形式這對范疇時,既要重視內容,反對形式主義,又要善于運用形式,發揮其積極作用。
|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考研信息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
了解考研最新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