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
天津城建大學2025年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初試科目考試大綱—837區域發展規劃
招生專業代碼:083300
招生專業名稱:城鄉規劃學(城鄉與區域規劃理論和方法方向)
考試科目代碼:837
考試科目名稱:區域發展規劃
一、考試總體要求
考試內容包括區域規劃原理及理論、區域規劃研究方法、區域發展評價、區域發展專項規劃與區域發展規劃案例五個部分。考試出題以區域發展規劃本科專業教材為主,輔以區域發展、區域規劃近年來的新觀點和新思潮等內容。綜合考查學生對區域發展規劃相關知識的掌握程度以及綜合運用能力。
二、考試內容
1.區域規劃原理及理論
要求考生能夠正確、簡明扼要地表述區域規劃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論,準確掌握區域規劃研究的對象、任務、類型、特征等基礎知識,理解區域規劃基礎理論、理論淵源以及客觀依據,梳理國內外區域發展與區域規劃發展階段及實踐案例。了解區域發展的機制與空間特征及中國區域經濟發展的空間特征與演變趨勢,區域發展不平衡與區域差距的表現、原因及治理對策,新時代中國區域發展戰略的實踐創新與重點任務。思考在創新驅動的時代背景下,如何利用集聚經濟、自組織理論等為區域規劃實踐探索提供理論依據與創新動力。
2.區域規劃研究方法
要求考生全面了解區域規劃的規律與組織方法,理解區域規劃研究的方法論以及方法體系的構成,掌握區域規劃研究的基本方法和技術方法,并將其應用到區域規劃案例中。思考在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背景下,如何利用人工智能、時空大數據、地理空間智能化等構建新發展格局下區域發展戰略的技術路徑,推動新質生產力發展。面對跨越中等收入陷阱與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現實要求,中國區域經濟理論研究未來如何在學科融合、假設前提、研究范疇、研究機制與區域政策等方面取得突破性進展。
3.區域發展評價
要求考生在全面了解區域發展條件基礎上,掌握區域自然條件、承載力、區域發展技術條件、人口與經濟發展關系等評價體系的評價原則、評價內容以及評價方法,并可在實際案例中靈活應用。思考在綠色革命、經濟高質量增長、消費結構變化、人口結構變化等社會環境中,如何構建區域發展新模式及新評價體系。
4.區域發展專項規劃
要求考生能夠全面了解區域發展戰略研究,認識其研究原則、內容以及發展預測,能夠做基礎研究報告的編制。深入理解區域發展總體規劃的指導思想與原則、方向與目標、重點與措施、總體規劃布局等相關內容。在研究和實踐中,充分理解和掌握區域規劃的最新政策,深入分析國土空間治理、城市更新機制、以及規劃方法和技術的創新等方面。深度研析跨域空間協同治理、完善國土空間規劃體系和政策機制的集成創新,助力國土空間規劃引領推動區域協同發展。統籌“四大板塊”總體格局、區域重大戰略格局和主體功能區規劃的城市化、農業、生態安全戰略格局,突出國土空間全覆蓋、核心引領和戰略指引,兼顧農產品主產區、重點生態功能區的完整性。
5.區域發展規劃案例
要求考生對我國區域發展規劃案例有基本的了解和認識,同時運用區域發展規劃相關理論、技術方法等對我國典型區域(例如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等)進行案例解析,從城市群、都市圈等不同層級分析不同規模和類型的城市集聚規律,結合區域經濟韌性、新質生產力與區域經濟協調發展、“雙碳”目標下的區域綠色低碳轉型等前沿視角,分析區域發展中面臨的現實問題,對案例進行綜合分析并給出獨到見解。
三、參考書目
1.崔功豪,魏清泉,劉科偉,區域分析與區域規劃(第二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
2.吳殿廷,吳昊,區域發展產業規劃,南京:東南大學出版社,2018.
3.武廷海,區域規劃概論:中國近現代,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19.
4.毛漢英,區域發展與區域規劃研究,北京:商務印書館,2022.
5.孫久文,我國區域協調發展與區域新格局構建研究,北京:經濟管理出版社,2024.
四、其他說明
除常規文具以外,不需要自備其他文具。不允許攜帶計算器。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
了解考研最新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