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
2025年全國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中醫綜合大綱已經發布,老師為大家整理2025考研中醫綜合大綱變動對比解析,請各位考生仔細查看,好調整備考方向。
2025考研中醫綜合大綱變動對比表(中醫診斷學)
|
|
2024年大綱 | 2025年大綱 |
(一)緒論 1.中醫診斷學的主要內容:診法、辨證、辨病、病案書寫。 2.中醫診察疾病的基本原理:司外揣內、見微知著、以常達變。 3.中醫診斷疾病的基本原則:整體審察、四診合參、病證結合。 (八)氣血津液辨證 1.氣虛證、氣陷證、氣脫證、氣滯證、氣逆證、氣閉證的概念、臨床表現與證候分析。 (九)臟腑辨證 2.肺與大腸病證:肺氣虛證、肺陰虛證、風寒束肺證、風熱犯肺證、燥邪犯肺證、肺熱熾盛證、痰熱壅肺證、痰濕阻肺證、風水搏肺證、大腸濕熱證、腸燥津虧證、腸熱腑實證、大腸虛寒證的概念、臨床表現和證候分析。 |
(一)緒論 1.中醫診斷學的主要內容:診法、辨證、辨病、病案書寫。 2.中醫診察疾病的基本原理:司外揣內、見微知著、以常達變、因發知受。 3.中醫診斷疾病的基本原則:整體審察、四診合參、病證結合、動靜統一。 (八)氣血津液辨證 1.氣虛證、氣陷證、氣虛不固證、氣脫證、氣滯證、氣逆證、氣閉證的概念、臨床表現與證候分析。 (九)臟腑辨證 2.肺與大腸病證:肺氣虛證、肺陰虛證、肺陽虛證、風寒束肺證、風熱犯肺證、燥邪犯肺證、肺熱熾盛證、痰熱壅肺證、痰濕阻肺證、風水搏肺證、大腸濕熱證、腸燥津虧證、腸熱腑實證、大腸虛寒證的概念、臨床表現和證候分析。 |
備注:標紅為新增內容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
了解考研最新消息